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中国”建设号召,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江西财经大学智绘“三色”实践团于7月24日至25日奔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企业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优势,深入多家农业企业一线,聚焦“数字化转型”核心议题,旨在为本土传统产业探寻“数智突围”的有效路径。
江财学子一线问诊 深挖转型痛点 在江西鸣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与总经理黄聪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食品加工厂的经营现状。参观生产线环节中,团队成员敏锐地观察到企业对生产流程精细化管控的重视,这为后续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智能品控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场景依据。

随后,实践团来到江西达丽友食品有限公司。面对总经理林建华分享的22年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行业“内卷加剧”、“利润空间压缩”等挑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队员们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电商数据分析、品牌运营效率优化等角度,积极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企业“做细做精”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其突破发展瓶颈。
案例启示:坚守与创新并重的转型之路 在江西本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佳平在访谈中强调了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理念,跟随时代脚步进行改良与创新,如近两年,企业就根据“文化自信”,运用传统文化中的药食同源进军了米糕产业,其以代加工为主的业务模式引发了队员们对如何打通数据链、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地位的思考。

在调研鑫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时董事长夏有彪则讲述了企业主营大米及副产品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与盈利困境,特别是行业缺乏技术壁垒的现状。他坚守初心的精神令队员们动容,同时,其“满产日百吨”的规模潜力与当前困境,也清晰地指向了运用大数据优化生产调度、开拓精准营销市场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巨大空间。
聚焦数据赋能 构建转型模型 本次调研中,实践团不仅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更紧密结合专业所学,精心设计并发放了聚焦数字化转型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转型路径规划、技术应用瓶颈、数据驱动决策能力等关键维度,最终成功回收了4份详细的企业转型分析报告及近300份数字化现状问卷,构建了宝贵的一手数据资源池。依托这些详实的数据资料,实践团已初步掌握了铅山农业企业的经营现状与转型核心难题。下一步,团队将运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交叉分析、案例对比研究和趋势模型构建等系统性剖析,致力于提炼共性问题,识别个性需求,为构建科学、适配的“铅山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评估与路径模型”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通过此次深入一线的调研,智绘“三色”实践团深刻体会到,传统农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既要勇敢面对原材料、成本、技术、人才等现实壁垒的挑战,也需要珍视并借助数字化手段传承企业在长期经营中积淀的品质坚守与市场智慧。这些来自一线的鲜活案例和深刻感悟,不仅为团队后续构建产业转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实践出真知”的内涵。江西财经大学的学子们将立足专业,深化数据分析,凝练调研成果,力求为铅山县乃至江西省的传统农业企业提供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参考,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澎湃的“数智”新动能。
(图文作者/尹婧 易标 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