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欣 苏磊 刘爱娜)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7月4日至18日,吉首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心系旅农”社会实践团走进云盘塔村,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专业所学融入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聚焦资源禀赋,影像赋能文旅振兴。实践团首赴青龙峡,以专业视角深度挖掘云盘塔村文旅资源。团队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与实地拍摄技术,系统记录层峦叠翠的生态景观与村民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文旅产业作为激活乡村经济、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引擎,亟需可视化资源支撑。实践团的影像记录为当地文旅资源开发提供了直观素材,通过可视化传播,可强化外界对云盘塔村独特魅力的认知,吸引游客流量,激活乡村旅游经济,提升区域知名度与竞争力,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团在青龙峡 刘雅菲摄)
探访特色产业,影像赋能深化农旅融合。实践团聚焦荷花基地与莓茶种植园两大特色产业,深入调研发展现状。在荷花基地,团队成员系统记录采莲劳作与产业盛景,通过与基地负责人交流发现荷花基地存在宣传推广不足等短板。为此,团队将利用拍摄素材制作新媒体宣传内容,强化线上推广,吸引游客体验观光与消费,助力产品销售,让乡村农产品“活起来”“走出去”。
走进莓茶种植园,实践团与茶农们深入交流,了解莓茶的种植、加工过程以及市场销售情况。他们发现,莓茶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仍有不足。为此,实践团提出,可以结合云盘塔村的旅游资源,打造莓茶文化体验之旅。游客可以在种植园中亲自采摘莓茶,体验捻揉技艺,了解莓茶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同时,通过举办莓茶文化节等活动,提升莓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农旅融合深度发展。

(图为实践团在莓茶基地 宋力摄)
情暖乡村课堂,智慧烛火点亮童心。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实践团在村居委会开设支教课堂,开展绘画互动、急救演练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大手牵小手”的方式,传递知识和关爱,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这些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成长,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在支教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感动,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进行教学 苏磊摄)
此次活动既是学子深入基层的实践历练,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未来,团队将持续以专业服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让青春力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