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智慧引擎"

东明县通过科技与产业融合,破解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制造业"粗放发展"的困局,三家企业展现了不同领域的创新实践
为深入探寻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成果,7月9日上午7:30,实践队在东明县委王部长的带领下前往马头镇,开启“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主题调研之旅,先后走进伟梦科技有限公司与吉安农牧,实地考察当地智慧农业发展情况。
7:50,实践队抵达伟梦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食用菌产业。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渠道和绿色生产体系,实现了食用菌的无农药残留生产。企业采用自主研发设备进行菌种培育,并通过全流程自动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形成智能生产闭环。尤为亮眼的是,该企业创新性地将使用后的菌包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西瓜种植,形成"菌菇+西瓜"轮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图为公司负责人讲解食用菌的场景。    耿亚琪  供图
随后,实践队来到马头镇吉安农牧有限公司。该企业在蛋鸡养殖领域实现了全链条科技应用: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使用玉米色选机精选优质饲料,采用巴氏杀菌技术净化饮水;在鸡蛋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分拣、包装,并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企业还配备了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为蛋鸡创造恒温舒适的生长环境。调研期间,团队成员还品尝了企业生产的特色蛋制品,感受特色农产品风味。
为探寻科技在制造业方面的应用成果。7月10日下午实践队探访东明石化集团展厅。队员们了解了集团从初创到壮大的奋斗史。石化集团“饮水思源”、反哺社会,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命脉,以“强企梦”助推“中国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深深触动了队员们。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倾听讲解员讲解东明石化集团发展史。单雅妮供图。
 
充实而紧凑的今日实践落下帷幕,从校园座谈的思维碰撞,到自动化车间的科技脉动;从黄河堤坝承载的厚重历史,到玉皇新村展现的振兴图景;再到石化展厅感受的企业担当,实践队员们不仅触摸到了东明在乡村振兴浪潮中跳动的脉搏,也感受到了黄河文化滋养下的坚韧与活力。今日的所见所闻,是生动的课堂,更是思考的起点。带着今日的收获与思考,他们将养精蓄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明天的深入调研,期待在东明这片热土上续写实践的精彩篇章!
未来东明县将继续贯彻落实科技赋能产业的原则,解决产业“痛点”、化解发展“难点”,持续发挥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作者:张政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数爱同行”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蓝帆“木兰青溪”逐梦团:传承奋斗薪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蓝帆“木兰青溪”逐梦团:木兰溪畔逐
  •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智慧引擎"
  • 广东医科大学三下乡:走进乡村,领悟游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