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旅生辉调研团探访嘉兴学者
2025年8月24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蓬旅生辉调研团来到了嘉兴学者的住处,进行关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和联动经济对于文旅创新的影响当下,文旅产业正迎来一场深度变革。银发经济的“慢需求”、夜间经济的“夜活力”、联动经济的“聚合能”,正从单一业态创新走向协同发展,共同勾勒全域文旅的新图景。
银发经济打破“适老即养老”的刻板印象,在威海等地,“年代记忆体验馆”复原老街区生活场景,老年游客可参与剪纸、面塑等非遗互动,在熟人社交中重拾情感共鸣。景区通过“基础适老设施+弹性服务”兼顾全年龄段需求,300米一处的休息驿站既方便老人歇脚,也成为亲子家庭的临时补给站,让“慢体验”融入大众文旅场景。
夜间经济则跳出“灯光秀扎堆”的同质化困局。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以实景武侠剧串联江湖市集,淄博八大局用市井烟火气留住游客脚步,日照更将海洋文化转化为“夜间赶海课堂+渔灯节”,让夜晚成为地方文化的“第二表达场”。业态多元与文化沉浸的结合,让“留客难”变为“不想走”。
联动经济的跨域魔力愈发凸显。西和县用麻辣烫网红效应带火花椒销售,安阳甲骨文博物馆借动漫IP让古文字“活”起来,其核心在于找到“文化价值锚点”——让农业、科技成为文旅体验的延伸,而非简单叠加。
三者协同的关键,在于时间互补与链条打通:银发群体的日间慢游与夜间低强度体验无缝衔接,联动经济则串联起适老接驳、夜间医疗等配套服务。如威海“千里山海公路”,白天是老年游客的观景长廊,夜晚变身星空营地,沿途农户的民宿与非遗工坊联动,形成“日游+夜宿+消费”的闭环。
从单一业态创新到全域协同,这“三驾马车”正以需求为轴、资源为脉,让文旅产业在温度、热度与广度的交织中,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本次采访让调研团对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和联动经济对于文旅创新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此次社会实践增添了丰富的现实意义。
来源:山东大学“蓬旅生辉”调研团
发布时间:2025-09-1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