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跨越山海育梦想 海艺交融谱新篇

使命启航,架起山海之桥
  为传播海洋文化,助力教育强国与海洋强国建设,7月5日至11日,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海艺育梦”实践队走进内蒙古,先后前往呼和浩特市、乌兰浩特市及扎赉特旗,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这支由教育系和艺术系学子组建的队伍,在草原与海洋之间搭建起跨越地域的文明纽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实践担当。

三地联动,绽放海艺之花
  7月7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来到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队员们与该校老师交流座谈,深入了解该校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弘扬“蒙古马精神”与“女足精神”育人理念。随后,队员们精心筹备的文艺汇演点燃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火焰,独具特色的海洋科普活动则让草原孩子近距离“触摸”蔚蓝,该校德育处老师感慨到:“这些孩子正处在高二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而你们的到来,恰似一场及时雨,既能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更能帮他们拨开未来规划的迷雾,让前行的方向愈发清晰。”
  
  
图为蒙古族学校在海洋科普课堂回答问题 马琳琳摄
  当日中午,实践队转至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实践队员化身“校园主播”,在呼市一中校园内开展直播,带大家“云游”海大,让观众直观感受海洋学府的魅力。下午,实践队带来文艺汇演,并以趣味问答与知识竞赛开展海洋科普,活动尾声还举行了捐书仪式。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文艺汇演展示 马琳琳摄 
      7月8日,实践队转战“红色之城”乌兰浩特,走进内蒙古唯一的朝鲜族完全中学—乌兰浩特市第三中学。学生们在海洋科普活动中,展现出对海洋的浓厚兴趣与丰富思考。一位同学拿着作品奋地说:“海洋里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像会发光的水母、长得像星星的海星,太神奇了。”另一位同学结合讲座内容认真分享:“老师说海洋环境正在受到污染,我们平时要少用塑料袋,喝完的矿泉水瓶要记得回收,这样才能让海洋里的动物们有干净的家。”还有同学畅想道:“我希望未来的大海里,鲸鱼能自由地游,珊瑚礁长得满满的,我们人类和海洋里的所有生物都能好好相处。”
  
图为海洋科普课堂活动学生成果展示 马琳琳摄
  7月10日,实践队最终抵达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队员们深入考察校园育人成果,该校“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地成效显著。座谈中,双方围绕特色课程、师资建设等议题深入探讨,带队教师也为该校师生开展了一堂教育教学评价微讲座。队员们带来的乐器演出与海洋科普讲座延续着互动热潮,孩子们用橡皮泥与贝壳制作的海洋主题冰箱贴,成为他们表达海洋畅想的独特载体。
  
图为海洋科普课堂活动学生成果展示 马琳琳摄
 
初心不改,共赴未来之约
  “海艺育梦”实践队的内蒙古之行,是一次海洋文化的播种之旅,让更多孩子了解海洋、向往海洋。此次行程虽暂告一段落,但“海艺育梦”实践队将继续以热忱为桨、以使命为帆,让海洋的蔚蓝持续浸润草原大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知识的浇灌下愈发绚烂,助力每一颗怀揣梦想的种子在教育的阳光下,仰望星空、奔赴山海,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华章。
  
图为实践队合照 马琳琳摄
来源:“海艺育梦”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