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实地寻访 | 探唐仲英公益印记,观曹春生雕塑艺作

实地寻访 | 探唐仲英公益印记,观曹春生雕塑艺作
聚焦青岛校区地标,解锁校史传承新维度
为深入挖掘山东大学校史中的精神内核与艺术表达,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溯源百廿承烛光”社会实践队走进青岛校区唐仲英厅与曹春生雕塑艺术馆,以实地探访的形式,在公益精神的浸润与雕塑艺术的熏陶中,感受百廿山大多元的传承脉络。
 
唐仲英厅:公益初心映照校史担当
步入唐仲英厅,“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理念与山东大学“为国育贤”的办学初心相得益彰。厅内展示区通过文字介绍、图片资料与视频影像,系统呈现了唐仲英基金会与山东大学的合作历程——从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山大学子,到助力校园公益实践项目开展,每一项合作都紧扣学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唐先生用一生诠释了‘教育家’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爱心的播种者、责任的传递者。”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在讲解时表示,唐仲英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对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教育家精神的生动注解。在这里,参观者能深刻感受到,真正的教育者始终以 “爱” 为底色 —— 爱学生、爱教育、爱国家,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使命紧密相连,这与山东大学百余年办学史上 “为国育贤” 的初心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曹春生雕塑艺术馆:艺术语言讲述校史故事
从唐仲英厅出来,实践队一行来到曹春生雕塑艺术馆。作为我国当代雕塑领域的领军人物,曹春生教授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与学科特色为灵感,创作了多件兼具艺术价值与校史意义的雕塑作品,让艺术馆成为“可触摸的校史课堂”。

馆内陈列的雕塑作品中,既有展现山大先贤治学场景的《弘道》群雕——细腻的人物神态还原了前辈学者潜心研究、传道授业的模样,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学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也有呼应青岛校区学科特色的抽象雕塑——流畅的线条与灵动的造型,象征着山大对接国家海洋战略、勇攀科研高峰的探索精神。队员们在雕塑前轻声交流,从艺术细节中解读校史内涵,“原来校史还能通过这样生动的方式呈现,让我们对学校的精神传承有了更鲜活的理解。

 
双向赋能:让精神与艺术融入青春实践
此次探访唐仲英厅与曹春生雕塑艺术馆,实践队不仅从公益精神中汲取了“奉献”的力量,更从雕塑艺术中读懂了校史传承的多元表达。两种不同维度的校史印记,共同勾勒出百廿山大“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精神底色。
未来,我们将把此次探访的感悟转化为行动:一方面以唐仲英公益精神为指引,积极参与护理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尝试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述校史故事,让更多人通过艺术与公益的视角,感受山大的传承与温度。
来源: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溯源百廿承烛光”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