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滁州镜园烈士陵园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我们是关于滁州镜园烈士陵园红色传承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对一些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红色文化 传承 发展
指导教师:刘文韬(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秘书)
团队成员:熊志豪,刘子豪,熊世坤,殷峻杰,谢文龙,陶耀文,余永锋,许志华,张越成,于佳伟,徐贵福,章子涵,邹俊康,周家安,洪一凡,于清风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是培育时代新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部分青少年对本地红色历史了解有限,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团队于2025年暑期开展了以“赴滁州镜园烈士陵园,传承发展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学习调研、宣传推广等方式,深入挖掘镜园烈士陵园的红色资源,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同时提升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一、背景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与优良传统。滁州镜园烈士陵园作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安葬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园内的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等设施,记录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与崇高精神。
二、实践目的
1.深入了解滁州镜园烈士陵园的历史背景、烈士事迹以及红色文化资源现状,挖掘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时代价值。
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团队成员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结合调研结果,提出符合实际的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建议,助力镜园烈士陵园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
4.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扩大镜园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传承红色文化。
三、实践过程
(一)、前期准备
在实践活动开展前,我们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通过查阅滁州地方史志、党史资料以及镜园烈士陵园官方网站,收集整理陵园的历史沿革、烈士名录、重要历史事件等基础信息,为后续实地调研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召开团队会议,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分为资料收集组、实地调研组、宣传推广组和报告撰写组,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同时,我们还与镜园烈士陵园管理处取得联系,说明实践目的与计划,获得了管理处工作人员的支持与指导,并预约了实地参观和访谈的时间。此外,团队成员还共同学习了红色文化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调研问卷的设计方法,为后续开展调研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地考察
1. 参观学习,感悟革命精神
7月12日上午,我们团队来到滁州镜园烈士陵园,在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参观学习。首先,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庄严肃立,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默哀致敬,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随后,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纪念碑的建造背景、设计理念以及所镌刻烈士的英勇事迹,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
接着,我们走进烈士事迹陈列馆。馆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革命烈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从抗日战争时期奋勇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滁州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奉献生命的先进事迹,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视频,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年代。团队成员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详细记录,并不时相互交流感悟,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烈士墓区,我们逐一瞻仰了烈士墓碑,仔细阅读墓碑上镌刻的烈士姓名、生卒年月和简要事迹。有的烈士牺牲时年仅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华,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为烈士墓碑擦拭灰尘,摆放鲜花,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
2. 访谈交流,挖掘红色故事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镜园烈士陵园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对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长期在此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以及前来参观的老党员、老战士进行了访谈。在与管理处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陵园近年来在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烈士遗骸迁葬、文物修复、陈列馆升级改造等,同时也得知目前陵园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宣传渠道单一、年轻群体关注度不高等问题。
志愿者们分享了他们在陵园服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表示,很多前来参观的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对烈士事迹了解甚少,需要志愿者耐心讲解才能真正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而老党员、老战士则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滁州地区的革命历史以及他们所熟知的烈士故事,这些鲜活的故事让红色历史更加生动立体,也让我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
3. 问卷调查,了解认知情况
为了了解公众对滁州镜园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和需求,我们在陵园周边、滁州部分社区、学校以及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对镜园烈士陵园的了解程度、获取红色文化信息的渠道、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意愿以及对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建议等。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向受访者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耐心指导他们填写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初步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知道镜园烈士陵园,但对其具体历史背景和烈士事迹了解不深;获取红色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电视,通过实地参观和书籍了解的较少;大部分受访者愿意参与红色文化活动,尤其是希望增加互动体验类活动。这些调查结果为我们后续提出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建议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宣传推广
在社区,我们向居民发放了红色文化宣传手册,手册中包含镜园烈士陵园的介绍、烈士事迹摘要以及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还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关于红色文化的疑问,听取他们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建议。许多居民表示,通过此次宣讲和交流,他们对镜园烈士陵园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后会带家人孩子前往陵园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
四、反思总结实践
活动结束后,我们团队召开了总结会议。各小组分别汇报了在实践过程中的工作成果、遇到的问题以及心得体会。资料收集组整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报告撰写提供了丰富素材;实地调研组分享了参观学习、访谈交流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宣传推广组总结了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的效果和经验教训;报告撰写组则根据各小组的成果,开始着手撰写实践报告。
在会议上,团队成员们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在实践中的成长与变化。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自己深入了解了滁州镜园烈士陵园的红色文化,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还提升了沟通协调、组织策划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们也反思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比如问卷调查的样本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线上宣传的内容形式还可以更加创新等。通过总结反思,我们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为后续红色文化相关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
五、问题与建议
1. 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
建议镜园烈士陵园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开通官方抖音、快手、B站等账号,制作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宣传作品,如红色动漫、微纪录片、虚拟主播讲解等,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同时,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线上虚拟展厅,让无法实地参观的人们通过线上平台也能了解陵园的红色文化,扩大传播范围。
2. 创新红色文化展示形式,增加互动体验项目
对烈士事迹陈列馆进行升级改造,引入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项目。例如,通过VR技术还原革命战争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战斗历程;设置互动答题、红色游戏等环节,增加红色文化学习的趣味性。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红色主题展览、红色文化讲座、革命烈士事迹分享会等活动,丰富红色文化展示形式。
3. 推动红色文化与文旅资源融合,开发特色红色文旅产品
加强与滁州当地文旅部门的合作,将镜园烈士陵园红色文化资源与滁州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设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例如,推出“红色教育 + 历史文化”“红色教育 + 乡村振兴”等主题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同时,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如烈士事迹纪念册、红色主题书签、文创玩偶等,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 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一方面,定期组织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加红色文化专业培训,邀请党史专家、专业讲解员进行授课,提升他们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和讲解能力;另一方面,与当地高校、党史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吸引专业研究人才参与镜园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挖掘,深入解读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来源:谢文龙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