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深耕基层“微需求”,青春赋能家乡治理——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深耕基层“微需求”,青春赋能家乡治理  
——外国语学院“和风煦巷”实践队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家乡,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强化担当,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风煦巷”实践队于暑期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返回各自家乡,立足专业背景和地方实际,通过政务实践、企业锻炼、文化传承、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参与家乡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情怀。
驻村服务暖民心,青春点亮乡村情
       在江西省吉安市光明村,卢茜协助村委会组织健康讲座,参与前期准备、现场引导与答疑,并跟随工作人员开展入户消防安全宣传,累计走访30余户,重点提醒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注意用电安全。同时关爱村内留守老人,帮助打扫房屋、代购物资、记录需求等,期间共走访12位老人。  
       卢茜谈道:“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让我真正理解了基层工作的细致与不易。每一次走访、每一次倾听,都让我更坚定服务乡村的信念。我们青年应当扎根泥土,用真情和实干温暖他人,在奉献中成长,在服务中绽放。”
文艺助老焕活力,代际融合创意新  
        顾蜀南在江苏苏州杨舍老宅社区作为活动总策划组织了中老年文艺汇演。她通过亲身走访了解各位老人的需求以及才艺掌握情况,结合表演者特点设计涵盖年代金曲、民族风、青春混搭的多元节目,并邀请中学生与爷爷奶奶们共同排练,将青春元素融入舞蹈歌曲中,实现代际共创组。
        她分享道:“这次经历让我看到长者身上的光与热。‘被看见’是最好的关怀,这次活动不仅激活了社区文化,也让我学会用创意与共情赋能公益。真正的年轻,是永远保持热爱与尝试的勇气。”
耕读课堂传薪火 同心筑梦启新程
       申合政同学回到家乡河南省濮阳市,在教育机构中化身“英语启蒙者”,作为英语老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他进行教学场景创新,将语法知识融入英语歌曲、情景剧游戏,并结合实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语法知识。
       他提到:“这段实践经历不仅锤炼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深刻体悟到教育者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打磨每一堂课,用知识的火种点亮更多成长之路。”  
青春执笔答乡卷 躬行明志见山河
       这个夏天,“和风煦巷”实践队的队员们从课堂走向田野,从城市回到乡村,以专业知识服务家乡建设,以热忱之心贴近民生冷暖。无论是法治建设的基层前沿、文化传承的乡土现场,还是乡村振兴的服务一线,都闪耀着他们实干的身影、流淌着青春的温度。  
       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青春的淬炼,一次与家乡的双向奔赴。队员们通过实践用脚步丈量故土,用行动诠释担当,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坚定了理想、增长了本领,也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在躬身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民生的认知理解。  
                                                                                                                                                                                                                                                                                                                                                             (通讯员 牛孜妍)
来源:“和风煦巷”实践队 江苏科技大学 牛孜妍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