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巢院“河小青”三下乡感悟——为河流做“健康档案”

         为了确保河流生态治理工作能够拥有坚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进而使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理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深深扎根,七月三号的下午,烈日炎炎之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河小青”的志愿者们,活跃在巢湖学院校内和校外的众多河流与溪涧之间。
         他们身穿着鲜艳的红马甲和整洁的白色实验服,携带着水质检测工具,穿梭于周边的各个河岸水域,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的热情,认真负责地为每一段水域进行全面的“把脉问诊”,力求为河流生态的保护与治理提供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持。
         他们先是对校内的滋兰池等水域进行水体检测,认真记录下每一组数据,无论是水质的酸碱度,还是溶解氧含量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测与分析。在检测过程中,队员们不时地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彼此间的合作默契十足。面对一些复杂或异常的数据,更是耐心细致地反复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通过他们的努力,校内水域的“健康档案”逐渐完善起来,为后续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图为志愿者们在校内柿园旁的河用水质检测工具对河水进行检查,记录实际数据。罗沛霖供图)
检测完校内的水域后,成员们又穿梭在校外的水域之间,对其进行水体检测,用携带的工具测定水体的PH值、溶解氧等关键参数,记录实际数据,初步了解水质的健康状况,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夯实的数据基础。在校外水域也有更多问题,一些河流因为受到周边环境的污染,水质状况相对较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志愿者们更加细致地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污染的源头,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在检测的同时,还积极向周边的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共同保护水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积极地对水域周边的各类垃圾进行细致的处理工作,通过实际行动,切实地为河畔周边的绿色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维护,确保河旁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图为志愿者在半汤河旁对垃圾进行清理,对河旁的环境进行管控。马孟璇供图)
成员们的行动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身影成为了河流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河流生态问题,积极参与到水环境治理的行动中来,共同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不畏炎炎烈日,穿梭于河流之间,认真地采集水样,细致地检测水质。从酸碱度到溶解氧,从浑浊度到微生物含量,每一项指标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与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河流生态治理贡献一份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河小青”志愿者们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一天天的数据积累,志愿团队也逐渐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河流“健康档案”。这不仅为河流的健康状况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也为未来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赞许,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河流的健康,并加入到保护河流的行列中。

(图为河小青团队志愿者在校内润德楼旁水域前进行合影留念。马梦璇供图)
来源:巢湖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