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7月18日,“田埂跳动”实践团走进齐河县金穗粮食种植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基地,在玉米田间开展提灌带相关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推动作用。

实践团成员抵达玉米地后,合作社工作人员首先介绍,提灌带是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管道上的小孔或滴头,将水与肥料以微小流量缓慢而均匀地直接输送至作物根系附近土壤,实现精准灌溉。随后,工作人员从提灌带的节水原理、材质选择,到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铺设间距、水压控制等实操要点,系统讲解了相关知识。他特别强调,水压控制、接口密封是操作中的关键环节,同时提醒成员铺设时需根据玉米行距调整间距,确保水流精准抵达根系区域。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实践成员们清晰认识到提灌带的重要性,也为后续实操筑牢了理论基础。

理论学习一结束,实践团成员便在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走进玉米地,迅速投入到提灌带的铺设实操中。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的俯身整理成捆的提灌带,将其平顺展开;有的仔细检查接口处的密封情况,确保无漏气渗水隐患;还有的沿着玉米垄沟稳步铺设,不时将提灌带轻提至玉米叶片上方固定——这样既能避免灌带被田间杂物碾压损坏,更能保证水流顺着作物根茎精准滴落,让每一寸土壤都得到均匀滋润。整个过程中,成员们干劲十足,在协作中逐步熟悉着操作要领,将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实践活动结束后,“田埂跳动”实践团成员与合作社工作人员一同在玉米地前合影留念。镜头之中,大家额间还带着劳作后的薄汗,脸上虽有几分疲惫,却难掩收获的喜悦与眼底的光亮。此次田间实践,让成员们不仅亲手掌握了提灌带铺设的实操技能,更在泥土与汗水的浸润中,真切体会到“藏粮于技”的深层内涵——小小的提灌带里,藏着节水增效的智慧,更连着粮食安全的根基。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实践学到的技术与感悟带回课堂、融入生活,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持续深耕,用青年的脚步丈量田野,以实际行动为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绽放光彩。
撰稿:王霞贾立淼
摄影:王怡斐
指导老师:王凯旋张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