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漫步芜人农场,感受智慧农业

2025年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无人机飞入稻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芜湖市弋江区中科感知芜人农场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眼下,水稻正处在移栽期,农场里,机插秧和撒播区泾渭分明,智能电动闸门、鹰眼监控、各种传感器等分布在稻田中。
图1:稻田中的智能设备 胡昊熙摄
中科感知无人化智慧农场负责人王先生为队员们介绍了管理平台界面,只见有田间气象、虫情测报、土壤墒情、水质监测、智能灌排、农田鹰眼等子项目,田间对应的全部数据及分析、决策、指令全部可查。种地人只要按照决策执行指令即可,种田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劳累,且产出高效。
图2:王先生为大家介绍管理平台  胡昊熙摄
   了解到实践团队的调研方向是农业无人机,王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农场中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巡航无人机方面公司与大疆进行合作,达到了飞行数据完全互通、路径规划完全自主。
    为了更全面掌握作物生长情况,水稻在分裂、拔节、抽穗等关键生长阶段,基地会派出多光谱无人机从整个农场上空飞一遍,拍下全部的作物照片传到管理平台。通过各个不同光谱值,平台可分析出哪些地块作物长势好,哪些长势一般或是不好,然后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甚至标注出经纬度,一目了然。操作人员再根据这些标注,对作物生长做到心中有数,无人机在增肥撒药的过程中可以精准把控。
    基地每亩地的肥料、农药用量相比传统作业模式下节省10%~15%,换算成费用则每亩地节省40元左右。而且少用肥和药对环境、土壤更友好。
图4:农场光谱图 胡昊熙摄
“一键操作”的智能模式让种田这件事情变得更简单。王先生告诉队员们,他一人种植管理600亩基地毫不费力,平均每亩产量达1300斤,且人力、农药等成本每亩还能节省150余元。可见,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农业智慧化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可期。
图5:王先生带领大家参观无人农场 胡昊熙摄
图6:智能机库 胡昊熙摄
中科感知芜人农场是一处数字高标水稻无人农场示范基地。该无人农场属于中科智能感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安徽省内首个水稻无人智能化种植基地,今年是水稻种植的第四年,整个无人化智慧农场管理及平台优化进入到稳定完善的运营状态。
图7:无人农场基地 胡昊熙摄
图8:队员们在基地合照 胡昊熙摄
作者:高语燕 张学花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实践淬炼青春
  • 实践淬炼青春
  • 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赴滁州小岗村 “寻红色足迹 忆峥嵘岁月”红色艺术之旅实践队完美收官。队员们坦言,此行远超预期,在凤阳文化馆,
  • 07-16
  • 政企智联 数聚瓷力——广东工业大学“振兴燎原”突击队
  • 陶瓷智变 数字领航—— 广东工业大学“振兴燎原”突击
  •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漫步芜人农场,感受智
  • 实践进行时 |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智慧营建·绿映商山
  • 桂工学子走进鹊鸣春:沉浸茶产业链,共绘乡村振兴图
  • 探访襄渝铁路与现代高铁交汇点
  • (通讯员:王嘉雯)7月3日5时,随着襄渝铁路华蓥至高兴区段线路大机捣固作业质量回检完毕,历时近两个月的襄渝铁路2025年第一阶段大修
  •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