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鹊村——智慧渔业树标杆循环经济铺富路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现代渔业发展领域闯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近日,嘉兴大学鹊禾项目团队走进了该村的“西塘浙农・商达共富渔仓”现代渔业实践示范基地,通过与村干部、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智慧渔业模式的运营实效与推广价值,为探索校地协同助力乡村产业升级积累一手资料。本次调研旨在探究智慧渔业模式在提升产能、促进就业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成效,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图1嘉兴大学鹊禾项目团队赴鸦鹊村共富渔仓考察调研
走进示范基地的智慧养鱼车间,眼前的景象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渔业的认知。12个直径8米的圆形养殖池整齐排列,池内鲈鱼、鳜鱼、鳗鱼等经济鱼种在清澈的水中悠然游动。这套智能化养殖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全程自动化管理,投喂机按照预设程序精准投放饲料,水循环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将数据传至中控屏幕,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终端即可掌握鱼类生长状态。
令人称道的是,该车间水循环系统,养殖废水经沉淀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后,95%以上可重新用于养殖,不仅节约了水资源,更从源头解决了传统养殖的污染问题。

图2团队成员深入智慧养鱼车间参观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基地已构建起“科研+养殖+销售”的完整闭环。销售端已与大润发、盒马生鲜、山姆等知名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通过“农超对接”模式,让新鲜水产从池塘直抵餐桌,既保障了产品品质,又稳定了农户收益。
”这个项目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干部算了一笔账,基地投产后可带动周边几百名村民就业,年人均增收超4万元。同时,循环水养殖技术正逐步向周边村落推广,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富一村”的辐射效应。
如今,鸦鹊村的智慧渔业示范基地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它不仅诠释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深刻内涵,更以循环经济的生动实践,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鸦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