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红心育童梦,文化启新程

2025年6月25日,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阳光便如同金色的丝线,炽热且明亮地倾洒而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耀眼的金纱。就在这样热烈的日子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成员们,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热忱,心中满是对幼儿教育的炽热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他们步伐坚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拥翠园社区幼儿园的征程,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志愿之旅。
 
筹备:匠心独运,铺就文化启蒙之路
在活动开展前的两周,实践队员们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中。他们深知,对于幼儿来说,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需要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于是,队员们精心策划了故事会与积木搭建这两个特色环节,希望以故事为桥梁,搭建起孩子们与传统文化沟通的通道;以积木为画笔,让孩子们在创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队员们深入研究了《幼学琼林》《三字经》等经典蒙学著作,从中挑选出“班门弄斧”这一经典典故进行改编。他们反复打磨剧本,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对话,并设计了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动画和欢快的音乐相互交织,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故事场景。
 
除了故事准备,队员们还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手工制作了一系列教具。他们精心雕刻了鲁班人偶,人偶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还制作了斧头模型,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工具的魅力。此外,队员们还准备了“神秘工具包”,里面装着刻有精美纹样的木块、能拼接成小凳子的竹片等。这些教具不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队员们对孩子们满满的爱与期待。
 
故事论坛:凝聚谦逊好学的精神力量
故事会环节,志愿者们化身为精彩故事的主讲人,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着“鲁班门前舞斧弄巧”的故事。他们的声音时而激昂,仿佛将孩子们带到了那个热闹非凡的木匠作坊,让孩子们感受到年轻人炫耀斧功时的骄傲与自负;时而低沉,让孩子们体会到年轻人劈裂木料后的尴尬与羞愧。当故事里的年轻人自恃技艺高超,在木匠祖师鲁班面前炫耀斧功时,孩子们不自觉地皱起了小眉头,小脸上满是紧张和担忧;而当年轻人因用力过猛劈裂木料、羞得满脸通红时,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那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充满了童真和欢乐。
 
随着故事的推进,氛围逐渐达到了高潮。实践队员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机,适时地向小朋友们抛出问题:“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向鲁班爷爷学习呀?”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孩子们层层的思想涟漪。他们争相举手,小手如林,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认真地说:“我会先认真看鲁班爷爷怎么做,学习他的技巧和方法。”有的孩子则满脸诚恳地说:“我要说‘请鲁班爷爷教我’,虚心向他请教。”稚语童声中,谦逊与好学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实践队员们微笑着倾听孩子们的回答,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这个故事的启示,让那些正在萌芽的智慧种子在温暖的故事滋养下茁壮成长。
 
积木搭建:激发创意,绽放文化创造之花
在积木搭建的创意环节,孩子们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他们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彩色积木,眼神里交织着好奇与试探。实践队员们看出了孩子们的顾虑,以“万物由心造”为引,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要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在队员们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放开了手脚,开始了他们的创意之旅。
 
瞧,那个“小建筑家”正全神贯注地搭建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城堡。他用不同颜色的积木拼接出城堡的墙壁,在墙壁上还刻上了精美的花纹;用三角形的积木搭建出城堡的塔尖,塔尖上还插着一面小旗,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威严和壮丽。他一边搭建一边兴奋地说:“这是属于我的梦幻王国,里面有美丽的公主和勇敢的骑士。”再看那个“小赛车手”,他对汽车充满了热爱,他拼出了一辆造型奇特的汽车。汽车的车身是用不规则的积木拼接而成,车轮大大的,仿佛随时都能带着他去探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还有几个小朋友合作搭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翠绿的草地,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在花园里嬉戏玩耍,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在搭建过程中,小朋友们互相帮忙、协作搭建。他们你递给我一块积木,我帮你扶住搭建好的部分,彼此分享着积木,诉说着自己的想象与创意。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当积木不再是冰冷的模块,而是承载着城堡、汽车和花园的梦想时,传统文化便在童心里活了过来。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文化造梦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世界。
 
尾声:展望未来,续写文化教育新篇
活动结束后,夕阳的余晖洒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给整个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依依惜别,孩子们紧紧地拉着队员们的手,眼神里满是不舍和留恋。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实践队员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欣慰。他们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触动灵魂的过程。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在童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为有根有魂的新一代。
 
这场活动也让实践队员们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他们意识到,每一个引导都可能影响孩子们的成长轨迹,每一个教育瞬间都可能成为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将以此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他们计划用更多样的形式、更灵活的方式,在更多孩子的心里播撒文化的种子,以红心绘就文化长卷,用童心叩响未来之门,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一条充满文化底蕴的康庄大道。
 
作者:张思怡 马玉洁 姚欣妮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绘'味家乡﹣﹣家乡美食插画行动"暑期团队社会实践
  •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赴灵丘县社会实践队实践纪实
  • “耕培”科普进酉阳,童梦“启润”探自然
  • 【2025暑期“三下乡”实践:纸杯动画,情连童心】
  • 【2025暑期“三下乡”实践:手随光动,情寄童声】
  • 潮间探贝人:青年力量助推泥蚶养殖,探索高效可持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