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绘梦,童心启智
盛夏悄然而至,那半卷的青荷宛如羞涩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吟着夏日的序曲。2025年6月25日,阳光炽热而明亮,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怀揣着对幼儿教育的热忱与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毅然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拥翠园社区幼儿园的征程。
为让文化启蒙如春雨润物,实践队员们提前两周展开周密筹备:精心设计了故事会与积木搭建两个环节,以故事为舟、积木为桨,希望能用最通俗、纯真的方式在他们心中种下愉快、美好的文化启蒙种子。他们精研《幼学琼林》《三字经》等蒙学经典,将“班门弄斧”典故改编成儿童情景进剧本,设计配套多媒体课件;并手工制作鲁班人偶、斧头模型等教具,甚至准备了“神秘工具包”:刻着纹样的木块、能拼接成小凳子的竹片等。在实践队员们看来,他们想要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孩子们指尖能触摸的温度。真正的文化启蒙,应当让典籍里的文字在童真中萌发新芽。
故事会:启迪谦逊好学之心
在故事会环节,志愿者以声情并茂的讲述还原“鲁班门前舞斧弄巧”的场景。当故事里的年轻人自恃技艺高超,在木匠祖师鲁班面前炫耀斧功时,孩子们不自觉地攥紧了小拳头;而当年轻人因用力过猛劈裂木料、羞得满脸通红时,教室里又响起善意的笑声。氛围渐入佳境,实践队员适时向小朋友们抛出问题:“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向鲁班爷爷学习呀?”面对提问,孩子们争相举手:“我会先认真看鲁班爷爷怎么做!”“我要说‘请鲁班爷爷教我’!”稚语童声中,谦逊与好学的种子悄然萌芽。实践队员们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这个故事的启示,让那些正在萌芽的智慧种子,在温暖的故事滋养下舒展枝叶、有所收获。
积木搭建: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在积木搭建的创意环节初始,孩子们略显拘谨地摩挲着彩色积木,眼神里交织着好奇与试探。实践队员以"万物由心造"为引,为孩子们推开想象的大门,带领着小朋友们,去创造独一无二的积木世界。有的“小建筑家”搭建出高耸入云的城堡,说那是属于自己的梦幻王国;有的“小赛车手”拼出了造型奇特的汽车,想象着能开着它去探索世界;还有几个小朋友合作搭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有花有草还有可爱的小动物。在环节过程中,小朋友们互相帮忙、协作搭建,彼此分享积木、诉说着自己的想象与创意,其乐融融。当积木不再是冰冷的模块,而是承载着城堡的云朵、飞船的梦想和花园的秘密,传统文化便在童心里活了过来——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文化造梦家。
活动尾声:展望文化教育新程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依依惜别。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不应是标准答案的灌输,而应是点燃思维的火种,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在童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通过这场活动,实践队员们表示,孩子们纯粹的笑容与天真的提问,让他们重新审视教育本质,也更深刻体会到“每个引导都可能影响成长轨迹”的责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也将以此活动为起点,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用更多样的形式、更灵活的方式在更多孩子的心里播撒文化的种子,以红心绘就文化长卷,用童心叩响未来之门。
作者:张思怡 马玉洁 姚欣妮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