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入户探民生,政策聚暖润民心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采访残疾人和普通百姓

青春入户探民生,政策聚暖润民心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采访残疾人和普通百姓
7月8日的徐家镇,蝉鸣声中夹杂着大学生志愿者清脆的敲门声。“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用脚步丈量民情,在三个典型家庭中见证了政策阳光如何穿透“最后一公里”。通过与普通百姓、残疾人士的面对面交流,具象展现国家政策在乡村的落地成效,让“政策暖民心”的温度可感可触。
从超市经营者欧女士的讲述中,能清晰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改善很大”的不仅是生活上质量提升,更有门前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升级,这些看得见的改变,让乡村生活的幸福感持续提升。乡村振兴政策不仅写在文件里,更体现在每个可见的日常设施上。
“政策是正儿八经的。”胡世银丈夫这句朴实的认可,道出了医疗保障政策为重病家庭筑起的“防护墙”。据大病户胡世银的丈夫表示,职工医保的高比例报销大大减轻了高昂医疗费用的压力,志愿者们持续五年公益补课、走访关怀,更让政策温暖与社会关怀形成合力,为乡村注入温情。
走进蔡杨登家,志愿者们了解了每月670元低保政策、4000元的产业补助、公租房免费居住等相关扶贫补助政策,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蔡杨登兜底了基本生活。尽管曾因户口关联问题多次申请低保受阻,但基层干部反复奔走、完善资料,最终让政策红利精准覆盖,这份“不放弃”的坚持,正是政策“润民心” 的生动注脚。
从医疗保障到生活兜底,从产业扶持到住房保障,国家政策如细密春雨,渗透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村民抵御风险和改善生活托底护航。
青春力量的入户走访,既让外界听见了乡村最真实的声音,更让国家政策在民生领域的实效得以鲜活呈现:它不仅是文件上的条文,更是欧女士口中“改善很大”的生活、胡世银家得以维系的医疗支持、蔡杨登眼中“兜底生活”的保障。这份双向的“探”与“润”,让政策温度直抵民心,也为乡村振兴凝聚起更坚实的民心力量。
记者:彭竹君
摄影:曾馨慧
 
作者:彭竹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彩纸载温情,童心绘乡思
  • 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伍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中心小学开展第四天实践活动。绘画
  • 07-09
  • 支教助学传薪火,童心向学沐清风
  • 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伍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中心小学,开展下午的作业辅导活动
  • 07-09
  • 彩笔绘梦,情满乡村
  • 7月8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来到了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门外,接力完成墙绘活动。
  • 07-09
  • 政策托底,关怀落地
  • 大病无情,关怀有声。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进行了徐家镇塘垭村大病户的访问,在
  • 07-09
  • 妙音润童心,趣味满课堂
  • 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始了第四天的教学活动,志愿者向思蔓为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
  • 07-09
  • 画笔绘童真,色彩扮校园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