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探扬州文化根脉 助社区治理青春力量

  聚焦扬州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六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南京工程学院“广陵逐光”团队奔赴扬州市广陵区,开启了一场主题鲜明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紧密围绕“传承地域文化、助力基层治理”的目标,通过社区慰老、文化研学与短视频创作等多元形式,展现青年一代在新时代下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担当精神。

溯源文化根脉:博物馆里的扬州记忆
  活动首日下午,“广陵逐光”团队的同学们来到了扬州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参观了“广陵潮——扬州城市发展历史陈列”展厅。展厅内,汉代广陵王玺金印、隋唐青瓷胡人俑等珍贵文物引得同学们驻足凝视,郑板桥的《墨竹图》更是让他们感受到文人风骨的震撼魅力。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资料,生动再现了扬州从邗沟开凿到大运河繁荣变迁的辉煌历史,使同学们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从石碑拓片的文字密码,到引水沙盘的工程智慧,队员们在博物馆的沉浸式调研中,逐渐勾勒出运河文化与交通工程专业的奇妙联结。这种跨维度的思考,为后续文化传承与专业实践的融合,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情暖社区夕阳:银发群体的暖心陪伴
  27日上午,实践队带着慰问物资走进便益门社区,深入高龄老人家中。队员与老人们亲切交流,聆听他们讲述运河边的生活往事,记录下珍贵的乡土记忆。一位老人感慨:“以前运河上船只穿梭,热闹得很,现在虽然安静了,可这水还养着咱。”在与老人的互动中,队员们了解到运河对当地生活的滋养,也感受到老人日常的孤独。他们陪老人唠家常、整理院落,用青春的温暖为古朴小院带来生机。
  在与村民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运河对当地生活的滋养,也知晓了老人孤独的日常。他们陪老人唠家常、帮着整理院落,让古朴的小院,因青春身影的穿梭,多了几分生机。“这些孩子像自家晚辈,一来呀,院子里就热闹温暖咯。” 一位老人笑着说。

镜头记录传承:大运河边的文化叙事
         27 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大运河扬州段拍摄文化 VCR。运河三湾景区内,实践队的红色身影成为独特风景。在运河主题雕塑前,队员们测量、记录,探讨雕塑所承载的运河故事。
他们穿梭于景区,拍摄运河风光、文化景观,计划用镜头串联运河文化符号。镜头前,志愿者们化身文化使者,或深情讲述运河故事,或实地展示沿岸风貌,力求通过青年视角展现这条古老水道的时代新韵。拍摄过程也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团队成员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努力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感染力,希望最终作品能成为宣传扬州运河文化、增强公众保护意识的有效载体。
  这场“三下乡”之旅,“广陵逐光”团队以运河文化为笔、以乡土温情为墨,书写着独特的实践篇章,让运河文化与乡土情怀在青春的征程中绽放出绚丽光彩。
作者:南京工程学院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集思广益明方向,凝心聚力启新程
  • 集思广益明方向,凝心聚力启新程
  • 6月15日,译韵黄河实践队召开专题会议,规划吕梁红色文旅暑期社会实践,创新提出“红色基因双螺旋赋能模式”,明确分工,助力红色文化
  • 07-07
  • 览乡土风情画卷 悟红色岁月峥嵘
  • 览乡土风情画卷 悟红色岁月峥嵘
  • 览乡土风情画卷 悟红色岁月峥嵘
    7月6日,“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走进徐家镇中心小学乡情文化馆与巫溪博物馆,在乡土器
  • 07-07
  • 一句一句讲明白,一步一步向前走
  •  7月6日下午14:30--17: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队员在红峡山庄会议室为徐家镇中心小学的
  • 07-07
  • 夏乡播撒青春种,逸教点燃希望光 ——从“趣味课程”到
  • 以教育星火,点亮乡村童梦
  • 以教育星火,点亮乡村童梦
  • 晨光破晓处,童心照未来。7月6日上午8:30,2025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
  • 07-07
  • 薪火相传,情满盛夏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以公益力量赋能乡村教育,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