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以漆为笔,以爱为名——志愿者五三农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纪实

  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心用情托起留守儿童的美好未来,引领志愿者群体在公益实践中彰显担当。7月5日,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漆扇凝红韵,艺笔绘党徽”三下乡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湖北五三农场的旅程,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团队以漆扇为载体,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与温暖陪伴,用实际行动点亮留守儿童的美好时光。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漆扇这一传统工艺品。漆扇,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工艺深受人们喜爱。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漆扇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和好奇的提问。
  
  图为队友介绍漆扇的基本制作过程 汪紫轩供图
  
  介绍完漆扇的基本知识后,志愿者们开始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漆扇,并详细解释了漆扇的制作流程。
  
  制作漆扇的过程既简单又充满创意。志愿者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把空白的漆扇和几种颜色的漆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颜色,将漆料小心地涂抹在扇面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漆扇。
  
  图为队员协助孩子们制作漆扇的过程 夏伟供图
  
  当所有的漆扇都晾干后,志愿者们又拿出了笔墨纸砚,教孩子们在扇面上写字和写下祝福。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写字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有的孩子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的则写下了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和祝福,这些稚嫩的字迹,虽然不够工整,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想象力。
  
  图为队员教孩子们在漆扇上写字 夏伟供图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把把充满创意与情感的漆扇终于完成了。这些漆扇,不仅是孩子们手工制作的成果,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展现。最后,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拿着自己制作的漆扇,站在五三农场的教室里,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照。照片中,孩子们的笑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美好。
  
  图为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在教室里合影 夏伟供图
  
  此次“三下乡”去往湖北五三农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们体验到了漆扇制作的乐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志愿者的关爱与陪伴中,收获了温暖与快乐。志愿者们也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为留守儿童的童年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爱这一群体。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将爱心传递下去。
作者:罗天奇 王代超 薛子桢 周嘉宝 冯子豪 朱蕊 汪紫轩 郝徳慧 来源: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漆扇凝红韵,艺笔绘党徽”三下乡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以漆为笔,以爱为名——志愿者五三农场关爱留守儿童行
  • 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薪火文艺•轻骑
  • 法治教育进童心
  • 法治教育进童心
  • 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润巴蜀”普法志愿服务队于7月1日下午2时走进内江市领飞蒙娃幼儿园
  • 07-06
  • 青春“巫”限绽芳华,融情“溪”心助塘垭 ——记重庆师
  • 融情塘垭第五季第一集|徐家齐“乡”见,青春赴新程 —
  • 风好正是扬帆时,情真恰为启航日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
  • 五赴巫溪传薪火,青春融情绘山河
  • 五赴巫溪传薪火,青春融情绘山河
  • 为赓续知识薪火,赋能教育振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踏上第五次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暑期“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