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携手公益红领‘菁’”支教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垃圾分类实践课。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的环保知识,也让支教团队深刻感受到教育的深远责任与独特魅力。
寓教于乐,懵懂好奇变跃跃欲试 初入课堂,当我们提及“垃圾分类”这一概念时,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懵懂与好奇。为了让他们快速理解并产生兴趣,我们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课件,用贴近孩子认知的简单语言,清晰讲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其对应的分类标准。为了让抽象概念更接地气,我们特意结合校园里常见的垃圾实物进行举例说明,将理论知识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随着讲解的深入,孩子们渐渐从最初的被动聆听,转变为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也随之活跃起来,那份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尝试的热情清晰可见。
实践演练,协作中提升分类技能 知识讲解之后,我们设计了一场充满趣味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投放场景。实践环节伊始,面对各式各样的“垃圾”卡片,孩子们略显手忙脚乱。但在我们耐心的引导、细致的示范和持续的鼓励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技巧,小组内开始出现讨论、协作,互相提醒不同垃圾的归属类别。孩子们认真思考、专注辨识、团队合作的模样,让我们深感欣慰。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检验,更是一次宝贵的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看着他们的正确率越来越高,操作的熟练度不断提升,我们知道,环保的种子正在实践中悄然扎根。
播种希望,感悟责任与成长 通过这次垃圾分类课程的实践,我们深受触动,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孩子们纯净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所传授的每一点知识、引导的每一个习惯,都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重要指引。垃圾分类看似是日常小事,却深刻关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宏大命题。能在这片土地上,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孩子们播下环保理念的种子,我们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定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用更丰富的知识、更耐心的引导和更深切的关爱滋养他们,不仅助力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更要让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更多孩子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守护绿水青山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