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雏鸽振翅映初心,惠庙焕新展振兴

七月盛夏,合肥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走进泗县山头镇惠庙村,在驻村书记周全的带领下,深入探访乡村振兴一线,聆听奋斗故事,见证发展新貌。

 
 
首站来到村里的惠文化养殖鸽子场。身残志坚的养鸽人虽行动不便,却始终怀揣创业梦想。创业初期,连亲人都对他缺乏信心,质疑声不断。但他没有退缩,在坚持不懈的奋斗后,对接技术资源;在各级领导的帮扶下,如今养鸽场正一步步克服资金与技术难题。凭借出色的养殖成果,养鸽人吸引了行业专家与企业抛来合作橄榄枝。
 
 
 
随后,实践团走进惠超养鸭场。勤劳奋进的养鸭人扎根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浪潮中乘风破浪。曾经的全国深度贫困村,在十年间让丑小鸭成为了白天鹅——破旧土坯房变身整洁楼房,泥泞小道化作平坦水泥路。作为村里的模范企业,养鸭人采用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经营,让养鸭场年收入突破100万元,不仅盘活了村集体经济,更带动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用双手托起了全村人的致富希望。
 
 
 
最后,大家来到由原惠庙小学改建的惠庙村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是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学习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明亮的会议室里,乡村发展规划在此讨论;温馨的阅览室中,村民们汲取知识养分;便捷的服务窗口前,群众办事高效又暖心。这里不仅是党群连心的“红色堡垒”,更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缩影。
 

​​​​​​​
据悉,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驻村书记周全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始终将群众冷暖揣在心头,在这个最贫困的地方,面对村里尚未完成的特色产业升级和村民思想文化建设,毅然选择驻村留守。此后的365个日夜,他的足迹踏遍田间地头,与农户共同摸索适合本地的种植改良方案;他挑灯夜战,反复修改乡村文旅规划图纸,只为让村庄焕发新活力。村民们常说,周书记办公室的灯总亮到深夜,那束暖黄的光,照亮的不仅是未完成的工作报表,更是全村迈向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此次实践之旅,实践团成员们亲眼目睹了惠庙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新图景。每一处变化背后,都凝聚着奋斗者的汗水与智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厚植乡土情怀,用所学所长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
      合肥大学大学生红十字会“共镌曙光队” 
2025年7月3日
作者:李晓妍,刘珊灵,孙福权 来源: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镌曙光队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创意美育与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探索精
  • 多彩课程助童长,炎炎夏日溢欢歌——合肥大学“阳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