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调研报告 一、引言 (一)调研背景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军事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历史、了解国防、感受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作为湛江市乃至广东省国防教育与军事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凭借其丰富的退役军事装备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游客。通过深入调研该博览园,旨在全面了解其运营现状、优势与不足,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建议,同时也为同类军事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二)调研目的 1. 全面了解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的基本情况,包括园区规模、展品资源、功能分区等。
2. 深入分析园区在运营管理、游客接待、旅游收入等方面的现状,总结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3. 评估园区的国防教育功能和旅游吸引力,探究其在推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防教育普及方面的作用。
4. 基于调研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促进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二、园区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1. 地理位置: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奥体中心南侧,处于湛江湾东岸,与湛江市中心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与海洋文化相得益彰。
2. 交通条件:园区距湛江高铁西站16公里,车程约20分钟;距湛江吴川机场41公里,车程约40分钟。市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可直达园区附近,交通通达性较好,方便游客从不同区域前来参观游览。同时,园区周边道路宽敞,停车设施较为完善,为自驾游游客提供了便利。
图一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大合照
(二)园区规模与布局规划 1. 规模:园区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分为陆空装备区和海上装备区两大主要区域,各区域功能明确,展示内容丰富。
2. 布局规划:陆空装备区位于园区的核心位置,主要展示陆军及空军退役装备,包括飞机、坦克、战车、火炮等,这些装备按照不同类型和年代有序排列,形成了多个展示方阵,方便游客参观和了解。在陆空装备区,还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纪念品销售中心、观景台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海上装备区位于园区的海边,主要展示退役潜艇和军舰。潜艇和军舰停靠在专用的码头,游客可以通过栈桥登上舰艇,近距离参观内部结构和设施,感受海军装备的独特魅力。海上装备区还配备了专业的讲解人员,为游客介绍舰艇的历史和功能。
图二 坦克照片
(三)展品资源与特色 1. 陆空装备:陆空装备区展示了大量珍贵的退役装备,其中飞机类有7架,包括轰6轰炸机、歼8战斗机、运8运输机等。这些飞机见证了我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坦克、战车、火炮类有17辆,如59式主战坦克、63A水陆坦克、83式榴弹炮等,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型号的陆战装备,展示了我国陆军的强大实力。
图三图四 部分飞机照片
2. 海上装备:海上装备区开放展示的是一艘退役的基洛级877潜艇,因其卓越的静音性能而被誉为“大洋黑洞”,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柴电潜艇之一。国内服役舷号365的877EKM型号潜艇,曾是中国海军的重要装备之一,为国家的安全和荣誉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还有退役的“湛江舰”,型号为051GI型导弹驱逐舰,1986年建造,1989年服役于中国海军南海舰队,2003年更新雷达和电子战系统,防空能力提高,2020年8月正式退出现役,在我国海军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园区特色与亮点(一)国防教育功能突出 1. 教育活动丰富:作为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与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园区积极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例如,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大型主题活动,通过实物展示、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国防知识和军事文化。此外,还定期组织国防知识小课堂、军事主题讲座等活动,邀请军事专家、退役老兵为游客讲解军事历史、武器装备等知识,增强游客的国防意识。
图五 队员参观图片 2. 教育形式多样:园区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除了传统的展板展示、讲解外,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VR)体验等,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军事装备的威力和战争场景。例如,通过VR设备,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战斗机飞行、潜艇水下航行等场景,增强对军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独特的互动体验 1. 近距离接触装备:游客可以登上退役飞机、坦克、军舰和潜艇,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这些军事装备,甚至进入舱体内部体验,这种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在同类园区中较为少见。在潜艇内,游客可以参观潜艇兵生活场景,通过潜望镜瞭望海面,了解潜艇的工作原理和生活环境。在军舰上,游客可以参观驾驶室、武器装备区等,感受海军舰艇的威严。
图六 内部结构体验
图七 队员近距离感受
2. 参与军事主题活动:园区不定期举办军事主题活动,如军事技能挑战赛、军事装备模型制作等,让游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对军事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例如,军事技能挑战赛设置了射击、障碍穿越等项目,游客可以在模拟的军事场景中体验军事训练的乐趣。
(三)融合地方文化与滨海环境 1.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园区结合湛江特色的滨海环境,规划了水上展演平台、湛江党建长廊等配套设施。水上展演平台定期举办与军事文化、海洋文化相关的演出,展示湛江的地域文化特色。湛江党建长廊通过展示湛江的党建历史和成就,弘扬红色文化,丰富了园区的文化内涵。
2. 利用滨海环境优势:园区充分利用滨海环境优势,打造了独特的景观。游客在参观军事装备的同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园区还设置了滨海休闲区,为游客提供了休息、放松的场所,使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身心愉悦。
四、运营与发展情况(一)游客接待量分析 1. 总体接待量:据园区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较前几年有显著增长,成为粤西红色旅游新地标。游客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反映出园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2. 游客来源分布: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游客来源主要以广东省内为主,其中湛江市本地游客占比约30%,周边城市如茂名、阳江、广州、深圳等地游客占比约50%,省外游客占比约20%,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海南等邻近省份。
3. 游客接待量的时间分布:游客接待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和节假日效应。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其中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期间,日接待游客量可达数千人次。而在旅游淡季,如每年的3 - 4月、11 - 12月,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二)旅游收入构成与分析 1. 收入构成:园区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销售、纪念品销售、餐饮服务、活动承办等方面。门票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陆空装备区和海上装备区门票均为50元,70周岁老年人免门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纪念品销售方面,园区开发了特色军事纪念品,如模型、徽章、书籍等,受到游客的欢迎。餐饮服务主要提供简单的快餐和小吃,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此外,园区还承办各类军事主题活动,如企业团建、学校研学等,增加了收入来源。
2. 收入变化趋势:随着游客接待量的逐年增加,园区旅游收入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由于旅游淡旺季明显,收入在不同时间段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旅游旺季,收入较高,而在淡季,收入相对较低。为了平衡收入,园区正在积极探索开发淡季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提高淡季的收入水平。
(三)合作与推广策略 1. 合作对象与方式:园区与当地学校、旅行社、企业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军事教育课程和实践体验;与旅行社合作,推出各类旅游线路和套餐,吸引更多游客;与企业合作,承办企业团建、党建等活动,拓展业务领域。
2. 推广渠道与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旅游网站、在线旅游平台等发布园区信息、活动内容和优惠政策,吸引潜在游客。线下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参加旅游展会、在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投放广告等方式,提高园区的知名度。通过这些推广策略,园区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五、存在问题与挑战(一)配套服务有待完善 1. 餐饮服务质量不高:园区周边的餐饮设施较少,且档次较低,主要以小吃摊和小餐馆为主,菜品单一,卫生条件有待改善。园区内部的餐饮服务也存在不足,提供的食物种类有限,口味一般,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2. 住宿设施缺乏:由于园区位于坡头区,周边住宿设施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匮乏。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住宿选择有限,给游客的行程安排带来不便。
3. 园区内部设施不足:园区内部的休息区域较少,座椅数量不足,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休息场所。卫生设施也有待优化,卫生间数量不足,部分卫生间存在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况。此外,园区的指示标识不够清晰,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容易迷路。
(二)讲解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1. 专业知识不足:部分讲解员的军事知识储备不足,对展品的历史背景、技术参数、作战用途等了解不够深入,讲解内容简单、枯燥,无法满足游客对军事知识深入了解的需求。
2. 讲解方式单一:讲解方式主要以口头讲解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游客的年龄、文化背景等差异,采用统一的讲解模式,导致部分游客对讲解内容不感兴趣。
3. 人员配备不足: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较多,讲解员数量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讲解需求。部分游客只能自行参观,缺乏专业的讲解指导,影响了参观体验。
(三)季节性明显 1. 淡旺季游客差异大:受气候和旅游淡旺季影响,园区游客接待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过多,导致园区内人满为患,游客体验下降;而在旅游淡季,游客数量稀少,园区设施闲置,资源利用率低。
2. 淡季运营困难:淡季游客数量少,导致园区收入大幅下降,而运营成本却依然存在,给园区的运营带来较大压力。为了维持运营,园区不得不采取裁员、减少服务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影响了园区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四)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1. 产品单一:目前园区的旅游产品主要以军事装备参观为主,产品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深度体验和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游客在园区内的活动主要是参观展品,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意愿不高。
2. 缺乏特色纪念品:虽然园区开发了一些纪念品,但产品种类不够丰富,设计缺乏创意,与其他军事文化旅游景区的纪念品相似度较高,缺乏湛江特色和园区特色,难以吸引游客购买。
六、发展建议(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1. 优化餐饮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在园区周边投资建设中高端餐饮场所,丰富菜品选择,提高餐饮质量和卫生标准。园区内部可以引进知名餐饮品牌,提供多样化的餐饮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同时,加强对餐饮服务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2. 完善住宿设施:与周边酒店、民宿合作,推出针对园区游客的优惠套餐和便捷预订服务。鼓励在园区周边开发特色住宿项目,如军事主题民宿、海景度假酒店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住宿选择。
3. 提升园区内部设施:增加园区内部的休息区域和座椅数量,合理设置卫生间的位置和数量,加强卫生间的清洁和维护。完善园区的指示标识系统,采用清晰、醒目的标识牌,为游客提供准确的引导信息。
(二)提升讲解服务质量 1. 加强讲解员培训:定期组织讲解员参加军事知识培训、讲解技巧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邀请军事专家、资深讲解员进行授课,提高讲解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创新讲解方式:鼓励讲解员采用多样化的讲解方式,如故事讲解、互动讲解、多媒体讲解等,增加讲解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讲解服务,满足游客对军事知识的深入了解。
3. 合理配备讲解员:根据游客接待量的变化,合理调整讲解员的数量。在旅游旺季,可以招聘兼职讲解员或志愿者,充实讲解队伍,确保游客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讲解服务。
(三)应对季节性问题 1. 开发淡季旅游产品:结合冬季气候温暖的特点,推出冬季特色旅游活动,如军事主题冬令营、滨海温泉疗养与军事文化体验结合项目等。举办各类军事文化展览、学术研讨会、军事装备模型大赛等活动,增加园区在淡季的吸引力。
2. 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在旅游淡季,适当降低门票价格或推出优惠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同时,针对团队游客、学生游客等特定群体,制定更加灵活的价格政策,提高游客的消费意愿。
(四)加强旅游产品创新 1. 开发深度体验旅游项目:除了传统的参观项目外,开发更多深度体验旅游项目,如军事拓展训练、军事模拟作战、军事科普实验等,让游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军事文化和国防知识。
2. 创新纪念品设计:加强与专业设计团队的合作,深入挖掘湛江军事文化和地方特色元素,设计开发具有独特性、纪念性和实用性的纪念品。如以退役装备为原型制作的精致模型、融入湛江海洋文化和军事文化的文创产品等,提高纪念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五)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 1. 明确品牌定位:深入挖掘园区的军事文化内涵和特色,结合湛江的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明确园区的品牌定位,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军事文化旅游品牌。
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制定全面的宣传推广计划。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互动营销活动,制作高质量的宣传视频和图文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和分享。与旅游博主、网红达人合作,邀请他们前来园区体验并进行宣传推广。参加国内外重要的旅游展会和推介活动,展示园区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结论 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作为湛江市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和军事文化旅游景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园区在运营管理、游客接待、旅游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配套服务不完善、讲解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季节性明显、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讲解服务质量、应对季节性问题、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等一系列发展建议。通过实施这些建议,有望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湛江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防教育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本调研报告也为同类军事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未来,随着军事文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国防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