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开展“访航空基地,承航空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充分激发队员们的爱国情怀,将个人发展与国家航空事业紧密相连,将航空文化、航空精神传播给更多人,2025年2月16日至2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工力2024-03班团支部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访航空基地,承航空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2月16日上午,队伍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3号教学楼召开行前准备会议。本次会议由指导老师田琛主持。会议围绕实践活动的目标、行程安排及安全规范展开,田琛老师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是学习航空知识的机会,更是感悟航空报国精神、增强使命担当的一次重要实践。”同时,队长韩明昊为队员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分工,确保该活动的有序推进。

(图一 队伍在犀浦校区3号教学楼召开行前准备会议)

(图二 队员们正在了解成飞公园展品的大致分布)
16日下午,队伍抵达成都著名的航空主题公园——成飞公园。成飞公园坐落于航空工业成飞之旁,不仅是一个展示航空工业成果的平台,更是一个国防教育

(图三 队员们正在观察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原理)
的重要基地。队员们通过实地观摩无人机、战斗机等展品,深入感受了我国航空装备的技术发展与国防实力。在这里,我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通过实物与影像直观展现,国防建设的强大实力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队员们沿着航空文化长廊漫步,泛黄的档案照片里,第一代航空人用算盘与手摇计算机推演数据的场景令人动容,那些陈列在展柜里的手写公式,正是托起今日"威龙"翱翔九天的原始代码。

(图四 队员们正在学习共和国的航空发展史)

(图五 队员们正在观看我国某款机型的三视图)
2月17日,队伍前往成都市立巢航空博物馆继续参观学习。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主题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从早期飞行器到现代民航客机的历史展品,并设有模拟飞行、航空科普教育等互动专区。队伍成员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穿越”航空发展史,深入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与飞行器设计演变。博物馆还特别展出了近年中国在无人机、航空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凸显科技创新对航空产业的推动作用。在这里,队员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珍贵的航空文物,还可以通过模拟飞行等互动体验项目,亲身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

(图六 馆内讲解员老师正在为队员们讲解博物馆内航空文物的由来)

(图七 队员们在立巢航空博物馆内“世界航空发展史长廊”参观学习)
2月20日,队员们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前期的参观学习为基础,通过“知识问答+传单发放”的形式,将航空精神与科技魅力带入校园,吸引了近200名师生踊跃参与。活动现场,队员们身着统一队服,手持传单与答题册,化身“航空知识传播者”,在校园北区主干道、南区食堂门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展开宣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问答互动,课本中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这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航空事业的魅力与责任。本次活动累计发放传单50份,送出礼品15份,答题正确率达80%。

(图八 队员们在校内开展宣传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走出学校,实地感悟,不仅增长了航空知识,而且更深入了解共和国的航空发展史,学习“航空报国,航空强国”这一口号的深刻内涵,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未来,队员们不忘交大“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密切关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将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九 队员们在立巢航空博物馆门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