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非遗入课堂,美育新篇章——广西师范大学“艺心传承”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广西师范大学“艺心传承”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至1月20日在桂林市开展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扎根乡村美育课堂,以漓江石画传统文化为生动教材,将知识与艺术传递给学生,积极践行教育方针,推进乡村美育课堂建设,为乡村振兴厚植艺术根基。

非遗体验,文化传承

  实践队前往杉湖北路1号非遗体验馆进行调研,在非遗体验馆亲眼见证了漓江石画的精美与独特,从选材、构图到粘贴、铺撒,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深刻领略到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次参观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漓江石画艺术价值的认识,也为后续的设计桂林本土特色的非遗美术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团队成员在非遗体验馆进行参观学习

美育乡行,课堂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因此,团队结合漓江石画文化,采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将美术课程与历史、文化、科学等学科的深度结合,精心设计了“非遗+美术课”系列课程。整个课程以趣味盎然的形式展现非遗文化内涵,加深了对石画美学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助力更多孩子了解漓江石画文化,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图为团队成员在乡村小学进行美育教育1

  图为团队成员在乡村小学进行美育教育2

返哺乡村,美育实践

  为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艺心传承”实践队将漓江石画的美术课程带入乡村学校,通过激发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使传统文化与技艺在校园化美育课程中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学生的合照

  “艺心传承”实践队以社会实践为契机,聚焦乡村美育和文化振兴等国家战略与地方教育需求,带领儿童们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以艺术赋能乡村美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何姝睿 陈昭羽 吴凯儒 张贺贻 梁永峰 农淑珍

  摄影|陈昭羽 吴凯儒 卓凤金

作者:何姝睿 陈昭羽 吴凯儒 张贺贻 梁永峰 农淑珍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2-1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展“携手环保实践 共筑乡村绿
  • 急救知识护健康 追根溯源来科普
  • 急救知识护健康 追根溯源来科普
  • 急救知识护健康 追根溯源来科普
    2025 年 2 月 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南·锋志愿服务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胡筱语、张晶涵
  •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