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踏访漳州非遗景,厚植传承守护情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日,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漳韵非遗寻”实践队赴漳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当地的非遗文化瑰宝。
   探寻非遗首站,实践队来到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资料,生动呈现了漳州地区众多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对漳州非遗的深厚底蕴有了直观感受。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探寻非遗第二站,队员们走进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灯谜作为极具趣味性与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在这里得到了系统展示。馆内珍藏的古今灯谜佳作、制作精美的谜笺以及多样的灯谜道具,让队员们沉浸在灯谜文化的智慧海洋中。队员们积极参与互动猜谜,在解谜过程中感受古人的巧思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走进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
  探寻非遗第三站,实践队来到木偶展示馆。队员们被琳琅满目的木偶深深吸引。这些木偶造型各异,神态逼真,从精致的雕刻到细腻的彩绘,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人的精湛技艺。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木偶操作技巧)

(图为实践队员感受漳州木偶历史)
  探寻非遗第四站,在八宝印泥制作工坊,队员们参与了八宝印泥的制作过程。从原料的挑选、研磨,到印泥的调配、搅拌,每一道工序都考验着耐心与细心。队员们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八宝印泥,收获满满成就感的同时,也对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工艺赞叹不已。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八宝红泥制作过程)
  探寻非遗最后一站,实践队前往漳州博物馆,探寻石雕、玉雕、木雕(木偶)、剪瓷雕这几类独特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密码。

(图为漳州木雕重要的分支—木偶)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实践队开展了细致的调查。队友们穿梭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随机向游客发放问卷,询问他们对漳州非遗文化的知晓情况、感兴趣程度以及获取非遗信息的渠道等。同时基于调查结果,实践队成员化身非遗文化宣传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讲解活动。通过志愿服务,队员们不仅更加熟悉了博物馆的布局和展品,也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播者的责任与使命。

(图为实践队员为游客发放问卷调查)
  此次“漳韵非遗寻”实践活动,不仅让莆田学院的学子们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了漳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激发了他们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此次实践队长林婷感慨道:“以前对非遗的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这次亲身感受,才真正体会到非遗的魅力与价值,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

 
作者:许康平、林婷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2-1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曲园学子进社区,共筑环保新家园
  • 曲园学子进社区,共筑环保新家园
  • 曲阜师范大学学子走进社区开展环保公益实践。他们分工清扫社区街道、花坛等区域,还制作海报、发放手册宣传环保知识,设置问答互动。活
  • 02-14
  • 江科大环化学院“情系母校,筑梦远航”实践团开展寒假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书画韵社区,文化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