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访红色纪念馆,传递精忠爱国心

       为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增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1月10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访红迹,传精魂”社会实践队前往东营市广饶县《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和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成员体会《共产党宣言》从诞生到被一代代仁人志士守护发展的历程,重温共产主义精神感召下刘集村的抗战历史。
       参观前,实践队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完成了包括制订时间安排表,提前联系了革命根据地负责人等事务,以保证本次参观活动完整而详尽。当实践队踏入《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负责人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开始认真细致地讲述《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故事。一切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开端,两人志同道合,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孕育出了这一伟大的理论著作。随着讲解的深入,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一代代革命者为了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的身影。洋务运动中,国人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实现自强;辛亥革命则敲响了封建帝制的丧钟,为中国的进步开辟了道路。这些变革的火苗虽历经风雨,却始终生生不息,为后来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共产党的伟大建立,更是带来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最强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明了方向。正如负责人所慨叹的那样:“他们(欧洲旧社会)把《共产党宣言》当幽灵,咱们紧紧抓着这火把。”
 图为救国救民探索者群像。胡可欣 供图
       通过参观和讲解,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在刘集发展历史展区内,陈列着子弹、子弹盒、手榴弹等武器模型,另有战争中使用的葳子、红缨枪头等工具,它们无一不反映出刘集人民坚定跟党走,勇敢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在《共产党宣言》精神感召下,刘集村有志青年参军参干达190人,烈士27人。其中,中共刘集支部第一任书记刘良才同志的妻子姜玉兰及其儿女在夜间秘密挖制而成了一条地下通道,全长27米,当年许多同志在地道里秘密开展党的活动,还有女同志在里边坐过月子。这一伟大革命遗迹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现在依然为人民所钦佩称颂。
 
图为革命先烈刘良才、姜玉兰等人的简介及其事迹的图解。胡可欣 供图
       《共产党宣言》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像春日甘霖一样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唤起了人民群众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底气。许多民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舍生忘死,他们的英勇事迹,使得这本著作得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通过本次参观,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历史的进步绝非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成千上万个统一战线的灵魂共同发声后经久不绝的回音。而剩下的路,也必将有千千万万奋不顾身的青年人挺身而出,以青春之我呼应时代的长鸣。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广饶县《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大厅的合照。杨书睿 供图
       探访红色印迹,传递精忠信仰。本次活动以牢记祖国历史,赓续红色传承的信念为根本指引,展现了曲园学子铮铮昂扬、守护拼搏的精神面貌。队员们在参观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在内心深处种下了红色的种子。这颗种子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为青年一代铿锵前行、不辱使命的征程再添一坚定的足迹,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传承红色基因,续写辉煌篇章。
 
作者:胡可欣 来源:胡可欣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寒假归乡 助力社区清洁行动
  • 寒假归乡 助力社区清洁行动
  • 劳动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寒假启幕,家乡大地迎来一群热血沸腾的大学生。因为怀揣着对家乡的赤诚热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担当
  • 02-11
  • 寒假归乡,助力社区清扫行动
  • 寒假归乡,助力社区清扫行动
  •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惟知本身担当之使命。”
  •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