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筹备阶段,志愿者们就像文化的探索者。他们在海量的典籍和网络资源中,努力挖掘生肖蛇的传说以及历史典故。从陈旧的古籍里,筛选出能引发孩子兴趣的古老故事,并仔细打磨讲述时的用词与细节,期望能讲得生动形象。同时,为了让孩子们直观感受蛇元素在历史长河中的融合与变化,志愿者们在各大博物馆官网的数字展馆寻觅古老的蛇元素文物,从原始部落神秘威严的蛇图腾,到商周青铜器上精美繁复的蛇纹,每一张图片都凝聚着岁月的痕迹;他们还在现代文创市场挑选蛇形玩偶、创意文具等时尚单品的图片,只为拼凑出完整的蛇元素文化图景。
教学当天,志愿者们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上讲台。台下,孩子们的目光满是好奇与期待,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课程一开始,志愿者用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生肖传说开场,讲述蛇在远古时期,凭借智慧和坚韧在生肖排序中获得一席之地的故事。故事里紧张刺激的情节、古老神秘的背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教室里十分安静,只有志愿者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在回响,孩子们的小脑袋随着故事的发展轻轻摆动,仿佛被带入了那个神秘的远古时代。
在接下来的环节,志愿者展示了蛇元素在古今的演变。在古代,蛇元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它是原始部落敬畏的图腾,代表着力量与守护;是青铜器上的庄重纹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是传统服饰上精美的刺绣,展现着古人的审美观念。当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眼中满是惊叹,仿佛与历史展开了一场奇妙的对话。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蛇的演变,志愿者播放了一段有趣的蛇四肢从有到无的动画。此外,还展示了现代生活中多样活泼的蛇元素形式,像憨态可掬的蛇形玩偶、创意十足的窗花与邮票、时尚个性的饰品等,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

虽然大部分孩子都积极表达自己对蛇的看法,但教学过程并非毫无波折。在互动环节,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羞涩不敢发言。志愿者们细心发现问题后,主动走到他们身边,用温和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面对孩子们天真的问题,志愿者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解答,比如把青铜器上复杂的蛇纹比作蜿蜒的溪流,帮助孩子们轻松理解其中的艺术美感。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理解蛇元素文化,志愿者精心设计了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分组围坐,桌上摆满彩纸、黏土、剪刀等材料。他们瞬间化身为小小艺术家,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的用五彩黏土捏出浑身发光的“梦幻蛇”,有的用彩纸折出带着可爱表情的蛇形书签。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密切合作,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
此次“红心研墨”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开展的生肖蛇文化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也为志愿者提供了成长与奉献的机会。小朋友们对蛇的认知从最初的陌生、害怕,逐渐转变为熟悉、接纳;志愿者也更加坚定了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志愿者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孩子的心灵,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