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
大学生网报 淮安 2月1日电(通讯员王天煜)
导语:
1月11日,红心研墨志愿团队怀揣着对社区儿童成长的殷切关怀,意气风发地奔赴高良涧街道砚台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饱含温暖与智慧的教学活动在此绚丽开场。
正文:
活动筹备期间,团队成员深入剖析砚台村社区儿童的实际状况。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兴趣偏好,到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成员们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基于这些深入了解,团队精心打造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活动方案。方案内容丰富多元,手工制作课程旨在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趣味知识讲解则聚焦于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探索,在学习中成长。
为了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团队成员在教学准备上精益求精。他们精心制作的PPT,融合了精美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和简洁易懂的文字,让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同时,成员们广泛收集各类教学素材,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到奇妙的科学现象,从趣味十足的故事到富含哲理的文化知识,应有尽有,只为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手工制作课上,志愿者老师们以一场精彩的“创意盛宴”拉开序幕。色彩斑斓的折纸动物,造型逼真,仿佛即将跃然纸上;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环保小花瓶,创意满满,展现出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这些精美的作品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尝试制作。
紧接着,教学环节正式开始。志愿者老师们耐心地讲解每一个制作步骤,从折纸时的折叠技巧,如怎样巧妙地对齐纸张,让折痕更加整齐,到剪纸时的要点,比如如何把握剪刀的角度,剪出流畅的形状,老师们都讲解得十分透彻。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老师们亲自示范,一步一步展示整个制作过程。孩子们紧紧围绕在老师身边,全神贯注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老师们还不断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作品增添独特的元素,比如给折纸动物设计独特的表情,为小花瓶绘制个性的图案。
材料发放后,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整齐地摆放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兴奋地拿起材料,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剪刀的“咔嚓”声、彩纸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首充满活力的创作交响曲。志愿者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密切关注着他们的进度。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志愿者们会及时给予帮助,比如手把手教孩子们调整纸张折叠的角度,耐心地示范正确的剪纸方法。同时,志愿者们还积极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有的孩子彩纸不够了,旁边的小伙伴会主动递上自己多余的材料;遇到难题时,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团队协作。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进行活动总结。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有的孩子兴奋地说:“我学会了折特别酷的纸飞机,它能飞得好远好远!”有的孩子认真地讲:“我知道了垃圾分类很重要,以后我要提醒爸爸妈妈做好垃圾分类。”还有的孩子感慨地说:“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大家一起合作的力量很大,我们一起完成了好多作品!”孩子们的分享,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反馈,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改进活动。
随后,志愿者们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积极参与的态度、认真学习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行为。同时,也对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结语:
红心研墨志愿团队的这场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这场活动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