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大学生网报 盐城1 月 16 日电 (通讯员 石沅玉)
导语:
当凛冽寒风席卷大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莘莘学子却以满腔热忱,踏入盐城阜宁光明社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文化盛宴。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传承文化、温暖人心的动人旅程。
正文:
精心筹备,铺就文化传承之路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家长和孩子们倾心交流,全面了解孩子们对诗词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基于这些调研成果,团队成员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无限的创新思维,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他们广泛收集经典诗词,仔细筛选出契合孩子们年龄与理解能力的佳作,精心制作精美的教学 PPT、别具一格的诗词卡片和趣味十足的教具,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
趣味课堂,开启诗词探索之旅
活动当日,社区活动中心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萦绕。在诗词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为知识的引路人,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和丰富灵动的肢体动作,为孩子们解读诗词的深刻内涵、悠远意境以及背后的动人故事。从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豪迈气魄,到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的细腻情思;从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奇丽雪景,到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壮志豪情,孩子们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展开了一场场心灵对话。
志愿者们还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借助飞花令、诗词猜谜等趣味游戏,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飞花令中,孩子们全神贯注,飞速运转大脑,思索着含有特定字的诗词,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诗词猜谜环节,孩子们依据谜面提示,绞尽脑汁猜出对应的诗词,在解谜过程中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创意实践,让诗词跃然 “活” 起来
为了助力孩子们更深入地领悟诗词,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创意实践活动。在诗词书法环节,孩子们手持毛笔,一笔一划认真书写自己喜爱的诗词,横竖撇捺间,感受着汉字与诗词交融的独特韵味。有的孩子写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字迹虽显稚嫩,却满含对诗词的崇敬之情。
此外,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编排诗词歌舞表演。孩子们身着古装,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吟唱并演绎诗词,将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通过歌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深化了对诗词的理解,还锻炼了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心灵触动,文化种子深植心间
在整个活动进程中,孩子们的热情与积极参与令人为之动容。他们从最初对诗词的懵懂无知,逐渐被诗词的魅力深深吸引,沉醉在诗词的奇妙世界中。许多孩子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诗词有了全新的认识,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乐意主动学习和探究诗词。
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以前我觉得诗词好难理解,但是这次大哥哥大姐姐们讲得太有趣啦,我现在超级喜欢诗词,回家还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比赛背诗呢!”
志愿者们同样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他们目睹了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深切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一位志愿者感慨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讲解而爱上诗词,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搭建桥梁,共筑文化传承之基
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冬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文化盛宴,更在高校与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
结语:
通过这次活动,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促使社区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展望未来,实践团队表示将继续坚守传承文化的初心,持续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他们计划将活动拓展至更多社区,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诗词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他们深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诗词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