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1月12日,浙江海洋大学“绿薪传,稳社稷”实践团的成员们携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切关注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思考,开展了对当地文化博物历史的参观探究,同时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进行调查采访,并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当地居民的亲切交流,真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徐博探访,文化寻根,青年学子,心系乡村。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坐落于碧海蓝天之下,它不仅是舟山规模最大的民营收藏博物馆,更是一片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沃土。这里收藏、陈列和研究着历代的珍贵收藏品,成为了舟山乃至整个浙江地区独树一帜的民间综合艺术博物馆。
馆内的文物不仅展现了舟山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财富。漫步在博物馆的展厅之间,青年学子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他们不仅感受到了舟山历史的厚重,更发现了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这些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并开辟了新的旅游发展路径。在这次文化寻根之旅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与推广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徐正国博物馆,就像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见证着舟山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稳健步伐。

团队成员在徐正国博物馆前合照

团队成员正在欣赏馆内藏品
舟山名人馆,隐匿于群岛之间,它不仅是对舟山杰出人物事迹的展示窗口,更是对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精神的传承。这里汇聚了历代舟山名人的风采,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舟山乃至国家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舟山名人馆成为了舟山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走访舟山名人馆的过程中,青年学子们跟随着先辈们的足迹,深刻体会到了舟山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他们看到了舟山名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和家乡做出的贡献,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这些名人的故事激励着学子们,让他们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可能性。
同学们在参观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他们积极参与到名人馆的文化活动中,通过讲解、记录和传播,为保护和推广舟山的名人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舟山名人馆,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舟山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文化自信,引领着青年一代继续前行。

团队成员参观舟山名人馆

团队成员参观舟山名人馆
振兴之路,文化为魂,携手前行,共绘新篇。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乡村,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他们聆听着农民伯伯们讲述着耕作的故事,感受着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和对丰收的期盼。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成员们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从教育、医疗到交通、通讯,每一个话题都透露出乡村发展的迫切愿望和巨大潜力,从农业生产到日常生活,每一步都凝聚着国家政策的关怀和支持。居民们脸上的笑容,是乡村振兴成果的最好证明。
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员们被深深触动。从基础设施的改善到公共服务的提升,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村庄,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黎明,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当地居民向团队成员描述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变化 1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走进了田间地头,与辛勤耕作的农民伯伯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了解了他们的种植技术和农产品销售情况,还参与了乡村的清洁工作,与环卫工人一起为乡村的整洁和美丽挥洒汗水。

团队成员采访当地环卫工人

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工人
这次实践活动,对于实践团的成员们来说,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深刻的认识,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团队成员与助农农户合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