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携春风入村企,学子奋进实践程
本网讯(通讯员 冯亚萌 图片 王雪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服务社会,助力乡村,7月20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向阳鹅生-鹅语心声团”暑期社会实践团精心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来到了开封市通许县淼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属于他们的社会实践之旅。
(图一为团队成员和老师们合影)
今天是团队成员社会实践的第三天,如往常一样,一方小院内,成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与此同时,远在郑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杜家方也始终牵挂着六位实践团成员。
在社会实践之始,作为团队的指导教师,杜书记就一直关注着成员们的动态,成员们也会将每天的实践活动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发送到群里,以便杜书记更好地知悉成员们的动向和社会实践的进程。
(图二为团队成员在微信群分享实践动态)
为了更好地指导此次社会实践,和成员们深入沟通社会实践的内容和目的,了解成员们分享的自身感悟体会,7月22日,正值大暑时节,杜书记和学院袁晋及韩世充老师一行人来到淼林对成员们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翻腾的热浪暂时阻隔了万物生气,平日里活跃在看家护院第一线的忠犬卫士们也退居烈日直射范围之外,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头儿。但在开封淼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院的会议室里,此时正是一番有说有笑、热闹非凡的景象。
(图三为杜书记及随行老师翻看公司宣传册)
一进门,迎上来的便是成员们热切的目光,听到的是一声声亲切的“杜书记好”“老师们好”。杜书记先是一一回应着同学们的问候和期盼,而后将手里给成员们带的礼物亲自分到成员们手中。
落座之后,杜书记请成员们先介绍介绍自己。虽然来自同一个学院,但平日里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组织,对成员们的了解并不算多。经过一番介绍,家乡、爱好、个人对此次活动的期望和感受……联结和共同话题逐渐多了起来,大家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接着,杜书记就这三天的实践经历,让成员们聊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成员们畅所欲言,“来到咱们淼林之后,也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超市里买鹅蛋,和自己亲自到鹅圈里捡鹅蛋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鹅蛋真的很大,比鸡蛋大不少呢,特别是刚刚下的鹅蛋,捡起来还能感受到表面的余温,这样鲜活的感受在城里可是没有的。”
(图四为杜书记及随行老师和成员们交谈)
听到成员们灵动又不失细谨的分享,老师们频频点头,不时还补充一些自己在乡村生活时的亲身经历。“现在提到动物医学,人们往往会把这个专业和兽医这个职业绑定到一起,殊不知动物医学除了救治,预防也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袁老师补充道,他希望成员们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当中,能够多了解家禽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方面的问题,比如鹅的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预防、预防程序是什么等等。
杜书记表示,很高兴成员们能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也相信此次社会实践对同学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宝贵的经历,成员们每个人来社会实践的目的可能不同,但希望大家都能在达到自己目的的同时,有更多书本之外的所得。同时对成员们有所期望,一是希望成员们能够把此次社会实践做的更有意义,二是此次社会实践时间较短,重在体验与见识,三则是成员们要着重注意安全问题。
在屋内端坐良久,大家都未免有点疲乏,于是杜书记提议去厂里的鹅圈走走看看,实地探访一番。成员们欣然应允,韩老师也说笑:“以前只去过猪场牛场,还真没去过鹅厂。”一路上,成员们主动当起导游,介绍这里的“果树林下种牡丹,牡丹花下养大鹅”的生态特色养殖模式。淼林的负责人王淼姐也向杜书记一行简要介绍了公司现在的养殖规模、养殖品种等信息。虽然近日通许气温已多次突破35℃大关,但毒辣的日光丝毫没有阻挡老师们的热情,纵使衬衫湿透,也依旧要亲身体验一番。
(图五为参观图片)
从鹅厂归来,也到了分别的时候。临别一言,杜书记嘱咐同学们要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回报农村。“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这片乡土养育了你们,你们理应反哺这片乡土。”成员们都受益匪浅,对此次社会实践有了更深的思考。
此次杜书记的指导学习,让成员们更加明确了实践目标和实践意义,得以全身心地投身社会实践中去,也更加坚定了成员们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农户带去福利的决心,夯实专业基础,增长本领见识,带动更多青年人一起返家乡,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及联系方式:冯亚萌 135139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