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学习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学习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入了解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和重大意义,发扬红旗渠精神,感受当年林县人民在极端艰苦条件下改天换地的勇气和决心,7月17日振乡村,正青春实践团前往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开展实践学习。

 图一 红旗渠精神永存纪念碑
        在此次红旗渠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更深刻生动的让每一位同学明白了红旗渠精神,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仿佛将成员们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借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图二 实践团成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红旗渠对当地的影响,实践团前往青年洞,走过那山峦峭壁间蜿蜒的渠道,心中涌起无限的敬佩与感慨。难以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一群满怀热血与激情的青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如此险峻的地方开凿出了这条生命之渠。他们的拼搏精神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水源和生机,更为后世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往直前,不懈奋斗。
    这次实践让成员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勇往直前,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文字:张欣慧 图片:陈钲 来源:振乡村·正青春宣讲团
发布时间:2024-08-22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绿野寿踪社会实践队深入河南乡村调研长寿奥秘,助力健
  •  绿野寿踪社会实践队解码长寿秘诀,编织爱心健康网
  • 徐映峰的抗美援朝岁月
  • 掘变之路:工大学子见证乡村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