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新风尚,知识普及入乡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以青春力量推动“双百行动”落地。在李文杰、赵熙、黄斌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堤水不漏”小分队,共计八名成员,于2024年7月8日至12日期间,深入惠州市惠东县白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通过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并推广团队自行开发的新型装配式槽钢围井技术,小分队增强了白花镇居民的防汛意识和当地的防汛技术力量,进一步增进了防汛工作的实效性,共同筑牢防汛安全的坚固“生命线”。
深入群众,将防汛知识传播至千家万户
7月9日至7月10日,在了解到白花镇过往水灾频发的严峻形势,“堤水不漏”突击队积极响应社区迫切需求,精心策划并印制了内容丰富、极具针对性的防汛知识宣传册,到惠东县白花镇坦塘村进行了入户走访工作。实践小队为村民提供了实用有效的防汛指导,村民们也以满腔热情回应着实践小队的到来。他们向我们述说着过去洪水肆虐的惨痛经历。他们的话语中不仅充满了对那段艰难时光的深刻记忆,也透露出对保卫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更是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实践小队此行力求做到让防汛意识走入千家万户,让防汛行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真正守护好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安宁。
防汛讲堂,助力防汛技能深入人心
7月11日,突击队来到了惠东县白花镇沿河街道社区进行防汛宣讲。乡亲们、村干部们以及水力部门人员闻讯赶来,整个宣传室内座无虚席。“堤水不漏”突击队的成员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着防汛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并以提高当地防汛能力为初衷,详细的介绍了惠州学院“堤水不漏“突击队提出的装配式槽钢围井这一创新技术,希望通过新技术的推广能为当地的防汛抢险工作注入新的力量。在这过程中,突击队充满感染力的宣讲和真诚朴实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新技术的推广也为白花镇的防汛工作增强了技术力量和保障,进一步增加大家对防汛抢险工作的信心。在场的各位听得入神,脸上洋溢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赞许。此次防汛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防汛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念。
实地调研,共同探讨防汛抢险新方向
7月12日,“堤水不漏”突击队在水利部门人员带领下,来到白花镇防汛排涝治理工程的主体部分——镇区水闸,进行了实地调研。此行突击队员们看到了白花镇防汛排涝工程的宏伟与功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一座桥梁,促进双方深入的交流与理解。突击队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不仅让当地水利部门了解到突击队团队在防汛技术上的最新成果与思考,同时也从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汲取养分,实现知识与经验的双向流动。他们对防汛排涝治理工程的独到见解和实战经验让队员们受益匪浅。同时,突击队也向他们展示了装配式槽钢围井等创新技术的潜力与应用前景,双方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防汛措施、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通过此次的经验交流,突击队员将针对性的继续深化与基层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时光如白驹过隙,短暂的三下乡活动很快落下帷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堤水不漏”突击队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显著增强了当地居民的防汛警觉性与自我保护技能,并以新技术的推广为当地提升防汛抢险能力带来了新视角和新途径。“堤水不漏”突击队队深知防汛之路任重而道远,责任之重大,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基层,普及防汛知识,提升民众的防汛能力,同时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为防汛工作提供更先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共同守人民安康,保山河无恙。一周时间虽短,但每位队员都一步一个脚印地感受了白花镇的曾经和现在,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白云苍狗,突击队也将为它更生动的未来共同规划和努力。
作者:叶磊 来源:惠州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