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河海学子三下乡:田梦支教团吴国相实践感悟

时光匆匆,感觉没过几天,这一次的支教之旅就已经走到了尾声。回想过去的日子,只觉得心中甜滋滋的。
与常州或者南京相比,芩埂村毫无疑问属于“穷乡僻壤”。这里的各种建设都落后于其他地方,哪怕是在贵州也是如此,而教育更是十分落后。对于河海的同学们来说,连二本都考不上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在这个村落里,这就是现实,绝大部分学子都难以上到一个公办大学。这也正是我们来这里的原因。
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九转十八弯的山路,公路不断盘旋在山上直至山顶。终于,我们来到了一个隐藏在群山之巅的小山村里。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些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村里的水电以及网络是正常供应的,在村中心也坐落着几个小卖铺,可以提供一些生活物资。

在去家访的时候,同学们小声询问我,这里的人家都没有安装空调吗?我只能无奈的解释,“没有必要”。为了生存,这里的劳动力大部分都会选择背井离乡去打工,只留下老人与孩子。老人们为了省下一点电费,是不愿意去打开空调的,所以没有人家会选择安装一个空调,哪怕他们买得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老人走向暮年,儿童走向成年。老人们能教给孩子们关于在大山里生存的古老智慧,但是也只有这些。当我们开始上课之后,绝大部分人都惊讶于这些学生,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的,他们在知识方面的匮乏。外地人很难想象,一个初中生,居然连英语的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
于是支教队员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针,教授他们深层次的知识是完全不现实的,我们应当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经典的文化鉴赏,再到手工教学。
与孩子们的关系也从最开始的生疏,到最后的不舍。

在最后的晚会上,孩子们穿上了民族服饰,为我们送行。我们载歌载舞,我想,没有人会忘记那个晚上。
回想过去的日子,区区二十天,我们教不了多少东西,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尽力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在我们走后,这个种子能否发芽,为他们带来新的希望呢?幸运的是,我们与村委会达成了一个协议,以后每年都会有来自河海大学的学生们前来支教。我相信来自河海的浸润,总会改变什么的。
在回程的路上,队员们赞叹着绿水青山的美丽。但我希望有一天,这里的孩子们能走出去,看看另一片天地的美丽。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1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绿色生活,“律
  • "绿意盎然禹州行,瓷韵流芳共传承"  ——河海大学“助
  • 旧貌新颜,“败秆”化“金穗”——浙农林大“红种子”
  • 逐梦九天,航天科普
  • 逐梦九天,航天科普
  •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山东科技大学实践之光服务团队的10位成员们积极投身基层,去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街道北苑开展航天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