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下乡传承中华文化学习实践

探秘古国遗珍,触碰历史脉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雁塔区中华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我们深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的积淀尤为丰富。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雁塔区中华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与2024年8月13日,参观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交流。
历史的浪漫,有一半写进了史书,另外一半刻进了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琳琅满目的文物、内涵丰富的讲解,真的让人流连忘返,博物馆是高度浓缩的历史和世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青年大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历史的殿堂,不仅收藏着千年瑰宝,更是教育和启迪心灵的地方。它不仅保存着古代文明的记忆,更成为当代青年了解历史、思考未来的重要场所。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每一件文物都像是时间的使者,讲述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瓷器,从汉代的石刻到宋元的书画,这些文物跨越时空的界限,汇聚成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而青年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历史的厚重,更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肩负着传承文明、创造未来的重任。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中,他们的心灵得到滋养,理想得以升华。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历史知识,更学习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未来相结合,如何以实际行动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殿堂,更是青年成长的摇篮。它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而这些青年,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图一 合照
 
图二 外部景观
二.活动过程与经历
走进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馆,其内部七座建筑单体遵循北斗七星、组块贯连的结构排列形式,象征着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思想。在博物馆入口,标志建筑双阙与博物馆主体遥遥相对,它们共同讲述着千年前发生的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故事。在博物馆南面有一处景观水体,象征“天汉”银河,水体采用旱喷水雾形式,让游客仿佛置身九天云霄。主入口设横桥,从入口广场飞跨“银河”,直通建筑的二层平台,平台前是从“天”而下的水幕,横桥由低而高、近宽远窄,将建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图三
 
图四 星宿图
秦汉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从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展述。
进入秦汉馆后,我们首先参观了第一个单元“制度——秦汉文明的基石”,在此,我们了解了秦汉两代在政治、军事以及各种风俗民情等方面制度的不同之处,也见证了各种制度的传承与改进。在此处,我们见证了两代王朝的更新迭代,也见证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的痕迹。
 
图五
紧接着是第二个展馆“蓄力——农耕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个展厅主要向我们展示了秦汉时期农耕文明的发展。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出土的各种农具,以及画有农民耕作情形的壁画等。这些文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千年前耕作的辛劳,在秦汉两代农具的发展以及农耕文明的进步。
 
图六
第三个展馆“入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向我们展示了儒家思想是如何一步一步为大家所接受,进而成为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直至成为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的思想。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了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影响,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了儒家思想的真正精神所在。
 
图七
接下来第四个展馆是“创新——文化力量的展现”,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紧随而来的秦汉时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大沉淀、大创新的时代。在此处,我们了解到了“书同文”翻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奠定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石;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指导下,史学、文学、哲学、目录学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祥和安定。社会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促进了国家文化力量的彰显,也为汉武帝时期打开国门传播文化思想创造了条件。
 
图八
第五个展馆是“动能——科技成果助力”,不论是哪个时代,科学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是整个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助力。参观完这个展厅,我们认识到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耀眼,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中央政府管理下的大型工程不仅体量浩大,如先后建成的战略性交通干道和长城防御工程体系,而且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造纸术、天文历法、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与创新力,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发展动能,是国家强大实力的充分体现。
 
图九
 
图十 动力科技模型
 
最后一个展馆是“互鉴——中国对世界的探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的扩展了汉王朝统治者的政治视域,汉王朝所构建的“天下一家”的政治秩序观念,得以在更广阔的政治地理空间背景下被重新塑造。至此汉王朝实现了从“国家意识”到“世界观念”,文明也由城市走向了世界。
 
图十一
 
图十二
除此之外,秦汉馆还设有“城与陵”和“技与美”专题展,既是对基本陈列“秦汉文明”的呼应与深入阐释,又分别从考古与艺术两个方面展示秦汉文明的灿烂。
 
图十三
 
图十四
“城与陵”旨在以雍城、栎阳、咸阳、长安四处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结合当代城市与人居发展,探讨中国人独有的家国天下与国家认同理念,以古照今。在此展览中,我们了解到了各个城市的分布以及其背后故事,也了解到了“九都八迁”的历史,同时也参观了由各个城市出土的青铜器。
 
图十五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通过视觉感受到了秦汉文化的魅力所在,还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对秦汉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我们也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三.收获与体会
在本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团队参观了闻名遐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殿堂,如同一部生动的史书,向我们徐徐展开了华夏文明的壮丽画卷,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认识与无尽的感悟。
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入了历史的长河。从远古时期的蓝田猿人化石,到周秦汉唐的辉煌文明,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故事,每一个文物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在史前时期的展厅里,那些质朴而神秘的石器、陶器,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从简单的工具制作到逐渐复杂的生活用具,展现了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不断进步的历程。
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则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与独特。那些造型各异、纹饰精美的青铜器,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尤其是那尊庄严凝重的大盂鼎,其雄浑的气势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让人不禁对古人的创造力和智慧肃然起敬。而汉代的金缕玉衣,则展示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和对来世的美好向往。
到了隋唐时期,展厅里的文物更是琳琅满目。精美的唐三彩、华丽的金银器、典雅的书画作品,无不展现出大唐盛世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包容与多元,在这些文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心驰神往。
参观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汉馆后,对于秦汉文明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政治制度的创新与传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为后世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汉代继承并发展了秦的制度,创立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经验;(2)文化与思想的奠基: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奠基期。秦代焚书坑儒虽给古代文化带来破坏,但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以及《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3)科技与经济的繁荣:秦汉时期在科技领域也有不少创新,如造纸术的初步发展、地动仪的发明、《九章算术》的编撰等,都体现了秦汉文明的科技水平。经济上,秦汉时期通过修筑长城、开凿灵渠、建立丝绸之路等,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4)社会制度与民生建设:汉代在社会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实施“盐铁官营”增加国库收入,以及设立“常平仓”以保障粮食供应等,这些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5)对外政策与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秦汉文明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次的参观学习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和历史教育,在历史的深度与连续性方面:博物馆里每一件展品,无论是秦始皇兵马俑的震撼,还是汉代玉器的精美,亦或是唐代金银器的华丽,都让我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它们不仅仅是文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串联起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让我对历史的连续性和中华民族的韧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文化的多元与包容的理解上: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文化展现出惊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宗教、习俗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不仅让我们团队对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启发我思考如何在当今社会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与历史的融合更是得心应手: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AR、VR等,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对历史的兴趣倍增。科技不仅让历史更加生动,也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让我思考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美学享受与艺术启发: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不仅承载着历史价值,其艺术价值也令人赞叹。无论是精美的陶器,还是细腻的书画,都让我在欣赏美的同时,对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感到敬佩,也激发了我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让我们团队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面对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深感作为新一代青年的责任重大。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政府或专家的任务,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这激发了我主动学习历史、参与文化保护的意愿,希望能在未来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与展望
本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播方式创新与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度思考。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文化传承的现象随处可见。博物馆不仅仅通过静态的展览来呈现历史文物,更通过多媒体互动、模拟体验等现代化手段使得传统文化得以生动展现。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们能够直观地接触和理解中国久远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
1.参观总结
(1)文化的传承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各种文物,这些展品不仅美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艺术形式、科技发展和宗教信仰。博物馆会定期举办各类教育活动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与公众面对面交流,这些做法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传递和普及。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使公众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历史文化。对于三下乡团队的成员来说,这次参观是一次极佳的学习机会,使大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增强文化自觉和尊重
参观过程中,通过解说和互动展示深入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增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这不仅增加了团队成员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提升了对其他文化和传统的尊重。
(3)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教育和学习的空间。通过详细的展览解说、互动体验和专题讲座,博物馆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平台。通过实地参观,可以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具体的历史遗物相对应,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4)科技与文化的碰撞
博物馆不仅仅通过静态的展览来呈现历史文物,更通过多媒体互动、模拟体验等现代化手段使得传统文化得以生动展现。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宫廷生活场景,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情境。并且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询信息、参与文物复原的互动游戏等方式,参观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这种参与感和体验感的提升,加深了参观者对展品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参观展望
(1)加强社区参与
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例如通过设置社区合作项目、增加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等方式,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地方社区的共享。
(2)提升数字化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数字化展示,如增加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体验,让参观者通过更现代化的方式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3)拓展教育项目
博物馆可以继续发展其教育项目,特别是针对学校和青少年的项目,如设立更多的学生工作坊、夏令营和特展,以激发年轻一代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4)持续关注并融入当代文化元素
为了保持文化的活力和持续吸引新一代观众,博物馆可以考虑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如通过展示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历史展品,我们不仅学习到了陕西以及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同时也体验到了如何通过现代展览方式与公众互动和教育。这种直接的文化体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的责任。此外,它使城市青年更加珍视和骄傲自己的文化根源。通过组织类似的文化教育项目,更加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激发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来。
 
作者:唐亚婷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1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