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响应国家号召,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红十字会等多个部门,大力推动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全方位推进急救知识的普及与技能的提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红十字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事业的社会救助团体,其在救援行动中的“三救三献”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组织的法定职责之一,也是红十字会“生命工程”的重要内容。三救即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和人道救助,三献包括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聚焦“三救三献”工作的开展,持续提升人道服务的能力,是助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4年08月05日,由闽南理工学院6名学生组成的“急救小分队”,在闽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陈锦锋老师和廖陈陈老师的带领下,赴福州开展了以“扬急救之帆,护生命之航”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学习,切实提升实践队成员对“三救三献”的认识,深刻体悟“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推进创新我校的生命安全教育事业,为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贡献一份力量。
掌握救护技能,守护生命之航 2024年8月5日下午,实践队抵达福建省红十字会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是集互动体验、展示宣传、专业实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场所。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红十字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沉浸式感受了地震场景、火灾现场自救、落水救援、应急救护等不同的模块;并在救护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海姆立克法、运用现场的心肺复苏仿真模拟系统进行应急救护的实操训练。
应急救护是“三救”的内容之一,学会急救技能,不仅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还能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急救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在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学习与体验,实践队成员们掌握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夯实了救护基础。接下来,成员们将继续学好“救人的技能”这一课,在未来成为一个传播红十字人道文化理念、志愿服务实践的新时代青年。
领会生命安全,传递人间大爱 2024年8月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福建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博物馆,在这里陈锦锋老师开启了一场何为生命安全教育观的思政沙龙,帮助实践队成员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新时代青年更应当珍惜生命,爱惜身体,对自己和家庭负责。随后实践队还参观了展馆内的人体器官标本、大体老师的塑化标本和胎儿的胚胎标本,在参观过程中大家秉持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真切感受到遗体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和博爱精神,向为医疗科学慷慨捐体的“大体老师”致敬。遗体捐赠属于“三献”之一,“大体老师”用躯体架起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以另外一种形式获得了生命的延续。
近年来生命安全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热点问题,它有助于青少年掌握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安全观,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家庭。珍惜生命是生命安全教育要实现的最高目标之一,是急救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由表及里地从家庭到学校再到整个社会,都重视起生命安全基础教育,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
学习献血知识,谱写血液赞歌 2024年8月6日下午,实践队抵达福建省血液中心,跟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队看到了世界、全国以及福建的献血史,了解献血流程,更全面地学习了血液的相关知识。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参观了献血展示厅,更直观地了解捐献全血、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过程。因血液成分的保存期短、储存条件不同,福州市血液中心的血液储存量并不足以供给医院对血液的需求量。根据理论计算,血液中心每天400余人的血液捐赠量才足以支持福州市医院临床用血需求,而实际上每天献血志愿者数量远不及此。
同时,实践队采访了当天在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捐赠的一位志愿者,他说“我已经献血十来年了”“就是献爱心,做好事”。无偿献血是“三救三献”中“三献”的内容之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也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但目前对于献血,大众的反应更多停留在献红细胞的认知里,对于“全血”的概念比较模糊,甚至不清楚还能献血浆、血小板等成分血,而福建省血液中心也在积极开展关于献血知识的宣传。因此,实践队呼吁广大人民参与到“人人献热血,共筑生命桥”的活动当中,在爱的牵引下,共同谱写这生命延续的血液赞歌。
回顾闽海百年,感悟奉献精神 2024年8月7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福州市三山人文纪念园,首先参观了“闽海百年”历史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回溯中国近代史,看到过去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许许多多的福州名人为复兴中华而不懈奋斗,看到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而前仆后继,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继承先烈奉献自我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共同努力。
随后,实践队移步至福州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为表达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成员们一起哀悼捐献者,在他们的纪念碑前献上一支白菊。人体器官捐献是红十字会“三献”的内容之一,“大爱无言,奉献无声”,器官捐献不仅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重获新生,还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爱心和正能量,是服务医学发展,体现社会进步文明的高尚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截止至2024年8月7日下午,闽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急救小分队”赴福州实践队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在本次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们收获颇丰,不仅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学习到了如何更全面地普及救护相关知识技能,并且更加坚定珍爱生命、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的信念,进一步领悟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知自己对于创建更健康、更安全的社会环境的责任与义务。“三献”为人,“三救”济世,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未来,实践队将积极创新我校生命安全教育观视角下的救护科普工作,充分结合本次实践活动中吸收的内容,提升活动质量,为社会的生命安全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