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感悟越战风云 致敬孤胆英雄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7月16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慧育老区乡村儿童早期养育项目”暑期实践团队前往海安市李堡镇杨庄村,寻访慰问越战老兵,追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那份永不退色的忠诚与勇气。
  实践团队与蔡正桥老人合影。邱敬笙  供图
  蔡正桥今年60岁,是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位退伍老兵,战斗中曾毙敌3名,伤敌6名,炸毁越军屯兵洞1个,缴获部分枪支弹药,荣立“一等功”,并被北京军区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初见蔡老,他衣着朴素,身上挂了五枚战斗纪念章,走进蔡老家中,最显眼的是一面陈列了证书、奖杯和报道的柜子。蔡老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珍贵的物品,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段越战风云岁月。
  蔡正桥老人家中展示证书、奖杯、报道的柜子。邱敬笙 供图
  “吃过老山苦,今生再无苦”
  “低窄矮小的猫耳洞,人进出都是爬着,洞内硝烟味、石粉味、汗酸味、死蛇死老鼠尸臭味等。”老山的苦是刻骨铭心的,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洞穴生活,不见光又湿度大,每个战士烂档,穿不了衣服,只能裸体。”蔡正桥拿起相册回忆起当年老山的生活环境,感慨万千。“最苦恼的是小咬,被咬一抓就破皮糜烂,一股子腥臭味。”
  蔡正桥老人与全体队员翻看老山照片。邱敬笙 供图
  “这四米是我人生中最痛苦最艰难的四米”
  “炮弹像雨点炸下来,爆炸声震的人心脏要蹦出来一样难受。”对蔡老来说1987年7月3号是终生难忘的,那天上午七时越军炮弹在阵地边缘爆炸。“浑身一热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时双耳流血,爬行时看到被炸的半张脸,眼睛还在上面。”这个经受过战争和炮火洗礼的老战士在提到这段往事时红了眼眶,他形容这爬行的四米是人生中最痛苦最艰难的四米。
  蔡正桥老人回顾越战经历时哽咽流泪。邱敬笙  供图
  “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说到动情之处,蔡老拉着团队成员的手,嘱托他们要努力学习知识,积极投身实践,“我会把第二次生命灿烂地延续下去,发挥余热,为群众力所能及的多做事、做好事。”
  蔡正桥老人正在为全体队员讲述越战经历。邱敬笙  供图
  “重温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团队成员们认真倾听,被蔡老的事迹所感动,情到深处,潸然泪下。旅游管理SD2303班的章欣怡表示,“从没有想象过战争是如此残酷,革命前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们要怀感恩知心,珍惜当下,承担肩头责任,为祖国明天添上更闪耀的光。”
  实践团队成员被蔡正桥老人的事迹感动流泪。邱敬笙  供图
  此次老兵寻访活动不仅是一次与革命历史近距离的接触,更是商院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实际行动。指导老师章星星如是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实践团队通过寻访和记录闪耀着忠诚爱国光辉的动人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激励当代青年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展现青春作为。”(文:章星星、章欣怡;图:邱敬笙)
作者:章星星 章欣怡 来源: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4-07-26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江苏商院学子“三下乡”:探寻智慧农村密码 感受乡村精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感悟越战风云 致敬孤胆英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三下乡”:公益早教,护幼启航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红韵兴乡,青春筑梦
  • 行走的思政课||青岛理工大学“乡缘在线,乡音乡情”队
  • 江西财经大学信管VR科创团迎来第三天暑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