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我们迎来了一场以“小手拉大手,共绘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讲会。此次活动旨在向社区小朋友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孩子们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共同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在此之前,团队成员们为本次宣讲会做了充分地准备,包括制作宣讲会PPT与准备游戏道具等等。宣讲会伊始,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一些基本知识——“垃圾,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其实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它们可以被回收再利用;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等,它们需要特殊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湿垃圾主要是厨房产生的食物残余,它们可以被生物降解,用于堆肥;干垃圾则是指除上述三类之外的垃圾,它们通常被填埋或焚烧处理。”
(图为团队成员为儿童开展垃圾分类宣讲会。泰州学院 郑依琳/摄/供图)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特别设计了一场垃圾分类大比拼游戏。每个小朋友都会拿到一组垃圾卡片,他们需要根据垃圾的类别,将卡片准确地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小朋友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发芽。
(图为团队成员与儿童进行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泰州学院 郑依琳/摄/供图)
(图为儿童进行垃圾分类大比拼小游戏。泰州学院 周轶/摄/供图)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调“小手拉大手”的理念,鼓励小朋友们将所学的知识带回家,和家长一起讨论、实践。我们相信,通过孩子们的影响,家长们也会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共同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力量。
宣讲会的最后,我们为每位参与的小朋友颁发了环保小卫士的证书,以此表彰他们在垃圾分类实践中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共同绘制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