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 大漠开课丨长大学子赴内蒙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沙漠生态,感悟治理成效、增长专业知识。7月19日,长安大学赴内蒙古巴彦淖尔暑期社会实践队跟随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西部荒漠生态修复综合调查项目组成员从阿拉善左旗出发,沿乌兰布和穿沙公路一路向南,开展考察。
实践团队在沙漠区合影
实地考察,把握生态演变脉搏。湖泊-沙漠的演变,体现着水文宇地质条件在时空尺度的演变。实践团队成员同项目组成员一道前往古湖泊剖面工程地点进行实地考察。项目组负责人边鹏结合生态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向实践队员解释了不同土质沉积出现明显分层的原因、详细描述河流湖泊与沙漠的演变过程;在剖面出露处,实践团队成员采集不同土质样本并从不同的土质层间勘采贝壳,亲身感悟湖泊变沙漠的历史厚重感。
边鹏在为实践队员讲解
实践队员于土质层中勘采贝壳
防风治沙,双重效益光伏来抓。实地考察后,实践队前往国家电投集团乌兰布和100MW光伏沙漠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工作人员讲解下,实践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光伏治沙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板下扎草方格种植耐旱固沙植物,收集雨水引流浇灌植物,最终通过光伏板进行太阳能发电,形成一体化治沙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又维护生态效应。光伏治沙一体化正扎实地走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践队员通过参观大大加深了对光伏治沙的理解。
实践队员倾听光伏治沙工程讲解
无处不在,教育开在课堂之外。光伏治沙参观结束后,指导教师李金洋就地以光伏治沙项目为例开展生动思政课,提出我国的防沙治沙、荒漠生态治理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嘱托实践团队成员在生活中要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心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习中,注重采取科学方法,培养系统思维,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用专业知识为国家生态治理贡献力量。返程途中,李婉歆老师为实践队员们就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讲解了我国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山地--山间盆地—冲洪积扇—细土平原”的河流与地下水转化模式,并说明黄河的补给使得几字弯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
李金洋老师开展思政教育
李婉歆老师开展专业教育(右数第二位为李婉歆老师)
本日实践,再次加深了实践团队成员对荒漠生态治理的理解,强化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通过实地考察接近了解自然,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在广阔天地中增长知识才干。
 
供图供稿:长安大学赴内蒙古巴彦淖尔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核:李金洋、李婉歆
作者:长安大学赴内蒙古巴彦淖尔“西部荒漠生态修复综合调查”暑期社会 来源: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24-07-23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绿色漫漫长征路,垃圾分类我先行——泰州学院教育科学
  • 中医保健送下乡 义诊服务暖民心
  • 中医保健送下乡 义诊服务暖民心
  • 为进一步普及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中医保健服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健康管理系“启·
  • 07-22
  • 探百草之秘,寻中药之趣
  • 探百草之秘,寻中药之趣
  • 为进一步弘扬本草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传统中草药文化的感召,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健康管理系“启·承”小
  • 07-22
  • 【暖星护航】智梦飞扬特奥日,“暖星”你我同接力
  • 青春筑梦,与你“乡”约|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药
  • 【暖星护航】点亮“星空”,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