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吴旧址忆往昔,行走课堂承革命|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寻根革命文化圣地,讲好行走思政大课”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革命文物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7月11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寻根革命文化圣地,讲好行走思政大课”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开展一系列的实践与调研活动。
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位于咸阳城北45公里处泾阳县安吴堡。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培训青年干部的重要场所;1937年10月至1940年4月,先后培养12000余名优秀学员,被誉为“革命青年的熔炉,青运史上的丰碑”。
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安吴青训班展馆内,分别参观了“革命的熔炉”、“永远的丰碑”两个党史篇章展厅以及“情系青训班”人物专题展厅。其中珍贵的文物和照片立体地向实践队员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安吴开展革命教育活动的光辉历程。

图片一
实践队员参观“革命的熔炉”党史篇章
 
“学好本领上前线”,是当时抗日战争时期安吴青训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实践队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倾听全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历史故事。中国共产党为抗战需要,在安吴堡筹建了“抗日青年干部培训班”,将这些热血青年组织起来学习革命理论、军事理论和文化知识,前后办了七期,共培养了12000多名青年抗日干部。实践队员们纷纷感慨道:安吴青训班的创建的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二
“学好本领上前线”旧址展览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安吴青训班所在的吴家大院内,这里占地面积广阔,房屋众多,其中包含很多珍贵历史文物和泥塑,这些图片和实物向实践队员们重现了当时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爱国青年从各地聚集到安吴堡相互激励、共同探求抗日救国的道路。

图片三
实践队员参观院内文物泥塑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队员深刻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路程,心中增添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革命精神,从我做起,勤奋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担负起新时代青年应当肩负的使命,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四
实践队员在安吴青训班纪念馆门口合影
 
供稿:王清瑶
供图:张嘉璇 杨丰睿
 
 
时间:2024-07-14 作者:王清瑶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传承红色文化,共绘剪纸艺术新篇章 —— “红色之旅剪
  • 传承红色文化,共绘剪纸艺术新篇章 —— 我团队成功举
  • 探索亭城建筑,传承醉翁文化
  • 探索亭城建筑,传承醉翁文化
  • 汉阙纹空心砖是汉代用于墓葬的一种建筑材料,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这些空心砖上描绘的是汉阙,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通常成对地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