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非遗艺术,匠心独运中华文化 ——“相约一夏,生态美村”实践小队探访邹氏兄弟刀笔书画艺术

细琢非遗艺术,匠心独运中华文化
——“相约一夏,生态美村”实践小队探访邹氏兄弟刀笔书画艺术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的号召,2024年7月4日,江西农业大学“相约一夏,生态美村”实践小队走进了邹氏兄弟刀笔书画非遗文化艺术展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7月4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展馆门前。据讲解员介绍,邹氏兄弟邹双印、邹双勇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其精湛的刀笔书画技艺闻名遐迩。队员在实地参观非遗项目后,都对邹氏兄弟的“刀笔三绝”技艺赞不绝口。他们从讲解中了解到,这项技艺包含了三项独门技法,即“刀笔书法”匾额、“雕版书法翻墨复制”和“雕版写意画翻墨复制”。队员们从独特的“勾形刀法”雕刻中,感受着每一块匾额的艺术气息,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跳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走进展厅,一幅幅精美的刀笔书画作品映入眼帘,它们或雄浑豪放,或细腻婉约。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小队成员们了解到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邹氏兄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他们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现代审美的独到见解。一位实践小队成员回忆道,在参观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刀笔书画作品有刀笔版毛泽东《沁园春•雪》以及张旭《古诗四帖》等著作。在讲解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刀笔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艺术家对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创造性的思维。刀笔书画作品是技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是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存,是文化与审美的交相辉映。它们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滋养,是艺术家灵魂的写照,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深厚。除了对艺术作品展开生动的解说外,讲解员还分享了他多年的艺术生涯心得。他强调,艺术家要有对生活的敏感和对艺术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对刀笔雕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它,使非遗文化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

作者:刘华艳、温雨霞、王思颋
联系方式:13627003329
电子邮箱:3130675314@qq.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蛟桥镇江西农业大学
邮编:30045
 
时间:2024-07-04 作者:刘华艳、温雨霞、王思颋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墨香传情,研心筑梦,共绘友谊长卷"——南京师范大学
  • 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服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期活动取得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首
  • 寻访千年古镇,共建生态美村
  • 寻访千年古镇,共建生态美村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三农”的团队理念,2024年7月2日,江西
  • 07-04
  • 精雕细琢非遗艺术,匠心独运中华文化 ——“相约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