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帮助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小清河水嬗变路,留绿守黄传文化”赴济南市天桥区实践服务团队于一月二十三日前往济南市博物馆黄河文化特展和山东博物馆黄河文化相关展览开展感知实践活动。
一月二十三日,团队前往济南市博物馆黄河文化特展和山东博物馆黄河文化相关展览开展感知实践活动。位于黄河下游,齐鲁之邦的古城济南,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曾有过极其辉煌灿烂的篇章。在这片被母亲河滋养滋润的大地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济南市除了有五音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留下了许多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的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黄河,攀画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济南市政府出台实施系列规划,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扎实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全面完成。黄河泥沙俱下,不仅把中上游的水源和泥沙带给下游的山东,还把中上游的智慧结晶、文化气度沉淀在山东,在济南市博物馆里,团队见到了山东省黄河河道变迁图,深入了解多种农耕文化工具,还了解到了“引黄兴利”伟大壮举,通过vr增加了对黄河认知。山东是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黄河、孔子、泰山在齐鲁大地汇聚,由儒家思想孕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核铸造了爱国主义和英雄气节,以华北抗战四大根据地之一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缔造的红色文化再次与黄河文化交叠融汇,济南这片土地上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奋斗历程。在山东博物馆这座文化殿堂里,蕴藏着齐鲁大地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瑰宝,一盏一瓷一世界,一鼎一钟一传承,里面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千百年来辉煌灿烂的黄河历史文化,黄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博物馆里面的展品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黄河文化在岁月沉浮中被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