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支教队员支教总结
今天是支教工作的最后一天,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似是离别的序曲已然奏响。我与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教室,像此前的每一天一样,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听着孩子们真诚热切的“老师好”,我不禁有些恍惚:十多天前我还是毫无经验的新手老师,拘谨地站在讲台前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陌生的脸庞,点滴相处,我已经成长为孩子们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教室里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遍布每个角落,我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课堂。
点名答到,一声声清脆的童音在教室响起。如今的我早已可以准确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望向我的眼神也由最初的胆怯与好奇变得热情而信任。确定完到教室与请假的人数,我们便开始了课业辅导。三个老师站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方便孩子们向我们提问。一声“老师”,一次抬眸,一双清澈干净的眼睛,一个求知若渴的心灵。聆听他们的疑惑,给出耐心的解答,教与学的双向奔赴,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亲密触碰。教室里是细细簌簌的写字声,俯身望去便是一个孩子认真的字迹,他们埋头的背影尚显矮小,却一样有着坚定的力量。
我们并不想渲染离别的气氛,没有对孩子们说今天便是最后一天上课,但还是有孩子小声地询问:“老师,明天你们是不是就走了?”无法隐瞒,我们试图用过年减轻离别的伤感,但还是无法忽略他们眼中的失望,以及那一声似乎与年龄不符的叹息。十多天的朝夕相伴,我们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面对如约而至的离别,都难掩心头的忧伤。
下午上课前,有孩子给每位老师送了自己手工制作的小礼物——一枝花,面对我们惊喜地道谢,他只是憨厚地笑着,似是害羞。孩子们表达喜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或是跟在你的身旁叽叽喳喳地问些什么,或是在与你对视时向你展示他们不加掩饰的笑意,或是与你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有时是一颗糖,有时是一幅画。
下午课程结束前,照旧有孩子上前表演才艺,或唱或跳,气氛融洽。目光掠过教室上方的那一排毛笔字“聚源社区小粉笔课堂开课啦”,一时百感交集。那是社区书记与我们支教老师一同贴上的,还记得他当时对我们的殷切嘱托,希望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十多天转瞬即逝,我想我们应该做到了。
时间:2024-02-19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