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低碳大势,行绿色之治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了更好地倡议绿色行动,实现低碳目标,感碳号实践队于2024年1月17日-20日前往山东省各地市开展了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众人集思广益,创建调查问卷
  在感碳号实践团开始实践前,成员们进行了有关低碳绿色的资料收集,通过图书馆文物查询,互联网资料搜索,并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进行集思广益,不断完善修改,最终打造一份全面完整的调查问卷,便于社区居民更好地表达意见,也方便社区完善绿色政策。
  该调查问卷排除了调查结果的偶然性,内容主要包括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居民对于社区绿化情况的满意程度,居民们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以及对于绿色生活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看法……总之,通过该调查问卷,社区会对绿色低碳治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地考察出真知,认真调研看现状
在1月17日至20日,感碳号队的全体成员共进行了济南市,日照市,东营市三市的实践考察,与当地社区的领导进行交流,了解社区执行绿色低碳理念的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因此,成员们开展了社区讲座活动,并设计了有关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海报,倡议居民们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使用节约型水具,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尽量购买本地产品,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小小的举动,也会为生活带了巨大的改变。
除此之外,基于居民们对于社区绿化的高期待值,成员们还进行了社区绿化情况的研究, 并于领导班子进行提议,使居民能够生活在一个舒适舒心的良好环境之中。毕竟绿色代表着生机活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愉悦感与幸福感。与此同时,成员也对居民们提出要爱惜植被的建议。人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生态发展和自然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世界。地球是我们温暖的家园,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家园里,就应该好好的爱护、保护它。
总结实践结论,探索绿色低碳之路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相关社区居民对于低碳绿色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社区也发现了很多治理上的问题与漏洞,通过实践团的问卷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绿色治理的措施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成员们的努力得到了正向的反应,也让实践团对于绿色生活倡导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
环境问题十分严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迫在眉睫。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格局。面对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相信通过人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时间:2024-02-19 作者:李海彤 来源:知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深入民众 普及蓝色魅力
  • 耕海牧渔实践队于2023年寒假离开校园,深入沿海城市人民群众、跨入沿海城市水货市场,在山东省沿海城市开启了对“蓝色食物”全方面调查
  • 02-20
  • 探饮食魅力 助国民健康
  • 耕海牧渔实践队于2023年寒假离开校园,深入沿海城市人民群众、跨入沿海城市水货市场,在山东省沿海城市开启了对“蓝色食物”全方面调查
  • 02-20
  • 河北工业大学风禾尽起实践队评估优化风机效能之探究华
  •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流光溢彩 灯火相承”实践队
  • 守护奔波的“城市居民饲养员”
  • 守护奔波的“城市居民饲养员”
  • )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持续发展,外卖骑手已深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仿若城市的过客,并没有真正落脚在城市,游走在城市空
  • 02-20
  • 践行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
  • 践行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
  • 为了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居民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社区环境和健康的重要性,促使居民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日常生活习惯当中,
  •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