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助力 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

随着城镇化进程地加快,居民收入水平地提升,互联网技术地发展,外卖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外卖骑手作为外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起来。他们风雨无阻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我们带来了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但现实生活中,外卖骑手的工作环境和合法权益却无法得到保障甚至被忽视。因此,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心寄途中”社会实践队采取线上问卷、线下走访、数据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对外卖骑手工作环境和权益保障的调研。
2020年中国外卖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9340亿元,中国有700多万名外卖员,他们近半数是“90后”,平均年龄不到30岁,九成以上是男性,八成来自农村,46%负有外债,其中安徽、河南、四川是骑手输出大省。根据全国总工会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目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外卖骑手数量达到1300万人,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整体的15%。外卖骑手已然成为一个不可被忽视的群体,同时“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障”也成为了一大社会焦点。截至2022年12月24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关键词“外卖骑手”所得结果包括涉“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纠纷785件,涉误工费纠纷680件,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603件,涉劳动合同纠纷350件,涉精神损害纠纷334件,涉残疾赔偿金纠纷329件。在CNKI官网,以“外卖骑手”为主题检索总库文献958篇,其中学术期刊564篇,学位论文153篇。涉及外卖骑手权益保障问题的文献有124篇,根据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外卖骑手权益保护问题相关文献在2021、2022年度呈快速增长趋势。由此数据可知,对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探究迫在眉睫。
外卖骑手,作为大数据时代来临的一个新兴职业,它顶着“月入过万,时间自由”的光环,甚至可以说碾压了老牌产业中的工人等传统职业,成为了小镇青年们来城务工的热门职业,这甚至被人们定义为一种时代的进步。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在大数据时代里,与新兴职业相伴随的社会问题,如高危职业、精神承压、缺乏保障等等。经调研,“心在途中”实践小队从外卖平台、社会、国家三个角度分析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问题。
从外卖平台角度分析,相对骑手而言,外卖平台过于强势,导致骑手只能被动接收平台不断升级的高标准要求,而缺乏一个长效机制来有效制衡外卖平台与骑手之间的关系。从社会角度分析,值得深思的是,有些高档写字楼和商场是禁止外卖骑手走客梯的,这些带给外卖骑手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认知,那就是在这里我不受欢迎,我被区别对待了,作为一种日渐庞大的新生职业,外卖骑手的社会认同感需要进一步提升。从国家角度分析,现如今,外卖行业的对骑手的需求量大,而入门的门槛又低,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扎根在这一行业中,而骑手的职业发展仍未完全规范化,安全保障、福利待遇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要完善。
“心寄途中”实践小队分析了外卖骑手这一职业下所衍生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并对此问题的解决从三个方面提出方案。
(一)外卖平台需尽责。在现实生活中,相对骑手而言,外卖平台过于强势,导致骑手只能被动接收平台不断升级的高标准要求,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平台无充分理由随意压缩配送时长,且顾客端显示的预期时间与骑手端显示的要求送达时间不一致导致顾客于骑手间容易发生矛盾;平台给骑手规划的路线中包含大量逆行路段,导致骑手不得不违章送餐,不仅置骑手自身于危险,亦提高了交警执法难度,影响交通秩序;骑手被恶意投诉后缺乏申诉渠道,且顾客可以“给差评”为威胁手段随意对骑手提出送餐服务以外的其他要求,加重了骑手的义务。针对上述问题,实践小队认为外卖平台应当合理设置送餐时间、规划路线和评价体系,此外对于外卖送餐员这一群体来说,社会保险必不可少,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外卖平台理应承担起为外卖送餐员缴纳社保的义务。也就是说平台对劳动者的管理权力与平台对劳动者承担的管理义务应该成正比。
(二)国家应当尽责。应当尽快加大劳动法分类调整的立法力度,针对特殊劳动关系进行特别规定,让骑手有法可据,让平台有法可循。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用工合作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合理制定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和算法规则;各地检察机关应当适当加大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产品质量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最大程度降低生产工具的安全隐患。针对电商平台入驻商户违法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电池、电动车充电电瓶修复器,以及提供加装、改装、定制电池服务等违法情形,督促电商平台和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公共安全社会责任。针对将外卖骑手强制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滥用算法等涉嫌违法问题,相关机关应当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积极稳妥探索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加强系统治理、溯源治理。为外卖骑手合法权益提供强制力的保障。
(三)社会应当尽责。共同富裕的路上,外卖骑手是值得尊敬的奋斗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应当享有应有的保障和权利。所以在全社会层面,应该打破职业偏见,给予外卖骑手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与尊重。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消费者如果更能设身处地考虑骑手的处境,在外卖骑手将餐准时送达后给个好评,而不是滥用自己的差评权利,这或者也可以缓解一些骑手的精神压力。从社会组织角度出发,相关的慈善组织可以为外卖骑手们建立专项基金,针对他们的重大疾病或者重大交通事故导致的经济负担,给予相应的保障。当整个社会大背景都认可外卖骑手的社会价值,大部分社会成员都把外卖骑手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和尊重时,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社会善意和进步,这才可以让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外卖骑手合法权益的保障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外卖平台、社会、国家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为外卖骑手这一新型劳动群体提供更好的保障,才能真正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时间:2024-02-15 作者:大学生联盟 来源:大学生联盟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三方共助力  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
  • 三方共助力 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
  • 随着城镇化进程地加快,居民收入水平地提升,互联网技术地发展,外卖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外卖骑手作为外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
  • 02-15
  • 大工青年寒假行:“感悟知青岁月,宣扬大会精神”宣讲
  • 筑梦小鱼社会实践,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 不能忘却的历史,吾辈当自强——山大学子走进英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