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至2024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中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以及发展潜力,并以此为契机,回到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
打着以“绣彩华章,艳冠群芳--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口号开展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入调研,并积极参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为大荔县的非遗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1月19日,我们来到了王慧芳老人的家中。她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了她的刺绣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精美的刺绣作品,展现了大荔县刺绣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向王慧芳老人请教了许多有关刺绣的问题,并亲自体验了一些基础的刺绣技巧。王慧芳老人细心地教导我们,分享她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心得。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刺绣技艺的艰辛与卓越,也对老一辈非遗人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心存敬意。2024年1月20 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大荔高铁站的非遗文化集散馆,在集散馆的展示区观赏了丰富多样的非遗展品,展示了大荔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繁荣景象。在孟院长的引领下,我们深入了解了大荔县鼓舞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我们与孟院长进行深入交流后达成共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政府的关注。参观结束后,我们的团队成员深感非遗传承之重要和艰巨,也更加坚定了推动非遗文化保护的决心。
2024年1月21日。星火中队来到事先联系好的附属中学,并且准备了刺绣工具。在老师的协助下,我们队伍的宣讲活动组织的非常之迅速。宣讲活动首先是由我对孩子们进行非遗文化的普及,尤其强调了非遗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我们队员们又向孩子们传授王慧芳老人教会我们的刺绣技巧,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啦。大家开动自己的脑筋,在我们队员的帮助和指引下,同学们一幅幅刺绣作品便呈现了出来,在小小的一块刺绣布上,小花朵,小狗狗,小房子等各种各样的图画被同学们的巧手创造了出来。宣讲结束后,同学们带着自己的刺绣作品回到了上课教室,我还在路上听到好多小朋友在交流自己的刺绣作品呢!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校园,成为教育中一种接地气且模式全新的教学资源,学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成功地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与平台,这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在延续古老的文化传统的同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让非遗进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我们以王慧芳老人为榜样,渗透非遗技艺,让学生们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继承先辈遗志,共筑时代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