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走进生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疆域辽阔,东部有狭长的海岸线,临海优势使沿海居民拥有更加便捷的水产品获取渠道,由此东西中部饮食结构因地理位置不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2024年1月12-1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利用校区沿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深入探索沿海地区居民饮食结构现状及问题。
1月13日,耕海牧渔实践队走进日照第一站——山海天景区。由于实践时间为工作日且为冬季的原因,景区内外地游客较少,多以该景区附近的日照本地中老年退休居民为主,这为实践队员调查日照居民饮食现状提供极大便利,但同时也使实践队员的线下调查年龄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在景区与日照本地居民的交流访谈,实践队员归纳问题共性、探索普遍规律发现,首先,沿海居民对蓝色食物的接受程度与职业、个人经历有关。在访谈中,一组实践队员遇到一位现为环卫工人的老爷爷,爷爷说到:“我以前是在海上打渔的,那时候吃鱼吃太多了,在船上有时候宁愿饿着也不想吃鱼”,而在访谈结束实践队总结时也发现这位有着独特个人经历的爷爷现今日常生活中食用蓝色食物的频率略低于他人、对蓝色食物的兴趣也不大。其次、沿海居民对蓝色食物的接受程度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不少已经退休的爷爷奶奶表示身为日照居民已经吃了一辈子海鲜,所以老年时期不会再因考虑水产品的营养价值等而有意食用蓝色食物,甚至已经对水产品提不起兴趣;而景区中的少数年轻人表示会因注重饮食营养健康搭配而有意增加食用蓝色食品的次数。
时间:2024-02-02 作者:史衍新 来源:团队实践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