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有耐心,恒心和决心”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悟

圆梦湘西,余味回甘!八月末尾,乘坐G6059次列车,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下称“实践团”)正式开启乡村振兴之旅。果园满坡,桃香四溢,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校团委和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实践团于8月29日在凤凰县菖蒲塘村对“土专家”丁青青进行访谈。
目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猕猴桃生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猕猴桃砧木嫁接技术有力缓解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病率。也证明了丁青青辛勤努力的价值。但他没有停留在原地,而是继续创造、持续“倒腾”出许多新品种。“品种可替代性是非常强的,十年二十年,这些都可能被替代掉,但是猕猴桃本身的特性是不会改变的,除非沧海桑田,世界再经过漫长的变迁”。丁青青爷爷幽默说道,“所以首先要了解它,再谈发展它。针对那些问题,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丁青青爷爷对后辈也充满了关切。深入苗圃的时候,丁爷爷一直叮嘱我们千万要小心,注意安全。此外,对丁爷爷的科普,调研团成员深感自身农学知识的缺乏,丁爷爷看出了我们的苦恼,安慰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要有耐心、恒心和决心,没有什么难关过不去!未来属于你们年轻人,好好干!”
不仅如此,通过在菖蒲塘村的调研走访,我们到了解到了当地的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背景,感受到了村里的风土人情。菖蒲塘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振兴带动脱贫致富。在菖蒲塘村,可以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魅力,这里既保留了原始村庄的特色风貌,又有新兴产业为其注入活力。在每个接触的村民脸上都可以体会到真切的幸福感,他们把对村庄的热爱转化为生活的动力,积极投入到本村的产业发展和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每个人独有的力量。同时,通过对猕猴桃产业的了解,我们第一次学习和接触到了猕猴桃产业的生长过程,了解到了其特殊环节嫁接的过程,不仅扩充了自身的知识储备,而且也体会到技术振兴的力量。
 
时间:2023-08-30 作者:田亚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圆梦湘西,余味回甘”——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赴凤凰
  •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
  • 合肥学院:大学生党员勇担使命,暑期实践齐绽放青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