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爱与温暖

       2023年8月,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明光守护,少年强国”实践团赴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走访10余个学校、社区,面向当地少年儿童开展暑期兴趣课程,课程覆盖5个乡镇500余名学生。授课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通话推广、科学知识普及、未成年人保护、亲子互动交流等内容,旨在鼓励当地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学习先进文化知识。

       活动伊始,志愿服务队成员向陪同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对小朋友和家长进行了访谈,向家长和小朋友介绍日常生活中练习普通话的方法,以生动的形式将方言转化成普通话,激发大家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根据当地普通话普及和运用情况,通过经典诗歌诗词朗诵、分发宣传物料、语言文字小游戏等形式,呼吁大家好好学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

图为队员与留守儿童开展超有爱的亲子活动。 王艺潼 供图

       8月4日,由东北大学软件学院、东北大学团委共同支持的“明光筑梦”计划——“儿童之家”启用仪式在昌宁县漭水镇举行。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教师郭军作为捐赠方代表开门启用并发表感言。实践团成员开展了“儿童之家”启用后的首次授课。

       服务团队成员以科普、文化、启蒙作为载体,在课堂上与小朋友友好互动,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带领小朋友学习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小知识,纠正他们日常生活中易读错写错的汉字,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小朋友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又用轻松的方式传授了关于普通话的基本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儿童之家给小朋友们做实验。王艺潼 供图

       在小牛顿科学馆课程中,成员带领同学们徜徉知识的海洋;在元宵奇妙游课程中,成员带领同学们齐声朗诵《青玉案·元夕》,感受普通话与文字之美;在保护未成年相关课程中,授课成员选取绕口令帮助小朋友们记住各类标识的同时,还加深了小朋友们对平翘音知识的理解和表达;组织开展经典朗读活动,成员带领同学们动情歌唱祖国,以《爱祖国,更爱家乡》来诉说对祖国和家乡最深沉的爱,引导学生们学习汉语言起源,在润物细无声中将规范用语播撒到学生心间,与小朋友们畅谈家乡的日新月异,而后齐声朗诵诗歌,感恩伟大的祖国;在绘画课程中,鼓励小朋友描绘出家乡的模样,并辅以文墨,书写文字,以更形象的方式普及普通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朗诵诗歌。  王艺潼 供图

       同时,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关于乡村振兴建设、普通话推广等多方面的调研,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和院旗合照。 王艺潼 供图

       此次实践是软件学院“明光守护 少年强国”——“明光筑梦”计划关爱儿童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支持下,项目多次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走进大山,开展志愿服务帮扶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困境儿童问题,在。累计捐助各类物资款项41.96万,建设“儿童之家”4个。未来,项目将持续聚焦精神关怀、文化带路和公益支持等方面,更好地服务困境儿童。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成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留守儿童传递了温暖和关爱,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活动反响热烈,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学生、家长、老师的高度评价。

时间:2023-08-26 作者:黄燃锋 来源: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明光守护,少年强国”实践团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南财学子赴桦墅村,品茶肆幽香,见乡村发展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陕西省榆林市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陕西省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