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不足,于是了解和发扬家乡文化就成了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矗立,道路蜿蜒,人们对过去的历史也逐渐淡忘。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团队“一支筑梦小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传承和保护家乡的文化,返回家乡昆山,开展一次返乡考察活动。
      为了探寻昆山的优秀文化,“一支筑梦小队”于2023年7月16-17日,参观了昆山的三所博物馆,在参观中,团队成员边拍照记录边浏览,了解到了昆山的各个时期的艺术珍品,昆山的宣卷,以及昆山历史上的名人及其事迹。并于之后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了解昆山过去与现在以及百姓思想上的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体悟国情。
      首先,团队参观了被称为“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和中国锦溪宣卷艺术馆。中国古砖瓦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砖瓦为题材的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诉说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轨迹。每一件展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闪烁着艺术的智慧和光彩。宣卷是一种古老的说唱方式,起源于佛教活动,由一人主唱,一人帮唱,众人伴奏。宣卷是昆山民俗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现在依然活跃在昆山锦溪、巴城等地的乡村,深受众多昆山百姓的喜爱。在参观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团队要将昆山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的决心。
       接着,团队在昆山路口,随机采访过路人,了解他们记忆中昆山的优秀文化。当地百姓也很热情,自豪的向团队描绘着自己的文化。从中反响最多的是昆山的昆曲。在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也去听了昆曲,认真感受昆曲的魅力,体会昆山人民对昆曲的热爱之情。
同时,团队团队孙婧文进行了海报制作,并由队长朱裕彤投稿至昆山镇宣传办张莹主任处。随后,队长将前几日的工作内容记录一并总结,供团队实践结束后一起讨论。队员韦凌飞进行对视频的记录和剪辑,队员赵颖婷撰写此次社会实践的新闻稿。
       在昆山当地,团队成员向昆山人民宣传当地的优秀文化,并将新闻稿及视频和海报投稿,也向其他省份宣传昆山的优秀文化。让国人能找到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上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对昆山的文化进行探寻,寻找昆山的优秀文化并进行宣传,提高大学生们对自己家乡文化的重视与了解。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中国古砖瓦博物馆,进去古砖瓦构成的窑洞感受其魅力。“一支筑梦小队” 韦凌飞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锦溪杰出人物馆,观看走廊两边按类别介绍的杰出人物做出的贡献。“一支筑梦小队”  韦凌飞 摄。




 图为“一支筑梦小队”成员朱裕彤在采访昆山当地大学生关于昆山优秀文化。“一支筑梦小队”  韦凌飞 摄




 
时间:2023-08-26 作者:赵颖婷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 探寻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一苇以航”实践队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社
  • 08-26
  • 探寻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 探寻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 南通理工学院“一支筑梦小队”为了宣传当地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于7月16日至7月17日在昆山,通过参观博物馆及向当地百姓采访的方式
  • 08-26
  • “三下乡”进行时|守望耕地香稻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