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义乌发展之路
实践队员了解到,在60年代,大陈镇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在附近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大陈镇的粮食作物亩产最高,也是一个重要的能源派出区。在80年代左右,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服装产业成为了支柱产业,在这个时期,大陈镇被称为“中国衬衫之乡”,也有“小香港”之称。但在2000年左右,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内地,各地都大力发展,大陈镇由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发展速度逐渐变缓。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大陈镇进行政策扶持,加快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建立产业园区,对整个大陈镇进行有机更新。大陈镇人民政府严格贯彻习总书记所说的“共富路上不能落下每一户”,与党的步伐一致,将党的理论作为政府工作的指导方针,深刻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落实到实处,为人民服务。
在下午的会议中还提到疫情对于大陈镇的影响。副镇长张立惠强调,在三年疫情期间,企业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出口产品。对于这类情况,大陈镇人民政府对于企业有税收上的优惠,比如,免租三个月等优惠措施。但还是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导致人员,货物不能流动,部分中小企业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在去年疫情放开后,产能逐渐恢复,但是部分企业仍旧没有订单,这就需要政府扶持,比如政府出资派人去接客人与工人,这一切对费用都有政府来买单。这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新的客源也就产生了效益,对于政府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机遇与挑战。
团队中有同学也提出“对于义乌经验中的党政有为,大陈镇人民政府是怎么做的?”
组织委员龚双鹏指出,“党政有为”主要是政府要做到为企业,为人民服务。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对于企业进行夜查夜访。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尽早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最后,他们强调“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是大陈镇领导班子的初心和使命,坚持贯彻党的政策,落实工作任务,坚持共同富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义乌经验。
时间:2023-08-19 作者:顾桐羽 来源:实践调研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