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女大学生想留下眼睛看世界
21岁松滋美女大学生,骨肉瘤晚期,腹部长满肿块,癌细胞转移至全身,绚烂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她叫文倩,是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她乐观、坚强,是大家眼中的“向日葵女孩”。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想捐出身上唯一完好的器官眼角膜回报社会。因苦于找不到捐赠途径,昨日,她求助本报帮她了却最后的心愿。
生命最后时刻她想捐献眼角膜
15日晚,记者接到松滋爱心社志愿者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志愿者告诉记者,一个与病魔抗争了4年的女孩,想捐献出身上唯一完好的器官——眼角膜,希望本报帮她联系相关部门。
昨日上午9时20分许,在松滋市中医院住院部二楼病房,记者见到了这个饱受病痛折磨、脸上依然挂着微笑的女孩儿。病床上的文倩身上插着氧气管和输液管,微笑着向记者打招呼。她看上去非常瘦弱,如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她的双腿因为化疗有明显的烧肿痕迹,左腿小腿溃烂了一大块儿。
“妈妈,我的眼角膜也许还能用,将来我走了,你就帮我把它捐给有需要的人吧,我想留下眼睛继续看这个世界……”文倩妈妈向记者转述了女儿在心里酝酿已久的想法。
她告诉记者,文倩很早就有捐献捐器官的想法,但当时家人坚信文倩的病能治好。眼看着病情加重了,15日早晨,文倩妈妈在给女儿喂早餐时,女儿突然变得严肃,再次说出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她对妈妈说,4年来,如果不是这么多好心人帮助她,她绝对活不到今天,她想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感谢爱心人士对她的关心,将她收获到的爱心延续,让有需要的人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
再次听到女儿说要捐眼角膜时,文倩妈妈哽咽了:“这4年来,如果不是社会爱心人士帮助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熬过来。虽然我有很多不舍,但我同意女儿的想法。”
高中被查出骨肉瘤晚期拄着拐杖踏进大学
4年前,还在松滋言程中学读高二的文倩突然喊肚子疼,送去医院检查时,被查出骨肉瘤晚期。随后,文倩被送到了武汉协和肿瘤医院,经过4次化疗和一次大手术(换掉全身3000ml的血以及关节移植),文倩慢慢康复。
本以为从此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命运却再次跟文倩开了个玩笑。2年后,在文倩已经做好准备冲刺高考时,病情再次复发,她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高考时,身体已经很虚弱的文倩向医院请假带病考试,最终被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经过治疗,文倩的病情渐渐好转,她拄着拐杖踏进了大学校园。然而,刚进校园不久,文倩病情再度恶化,2014年9月18日,她第三次住进医院。“刚开始查出患骨肉瘤时,文倩的腹部有一个长约20余公分的肿块,现在肿块已经扩散到整个腹部,她已经不能坐立。”文倩在松滋市中医院的主治医生梅宝龙介绍道,文倩现在看着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她十四五岁就患上了骨肉瘤,只是当时没有发现,等到她17岁查出来时,已经是骨肉瘤晚期了。
梅宝龙告诉记者,文倩13日再次转到该院,目前主要是对她作一些辅助性的治疗。当文倩呼吸困难时,就给她补充氧气;当她体力消耗严重时,就为她补充营养。梅宝龙说,目前文倩体内癌细胞已经转移,除了眼角膜,别的器官可能都不能用了。具体哪些器官能捐献,还需要专业人士来评估。
微笑面对生活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为了筹集女儿的医药费,文倩的妈妈不得不离开病房打工挣钱。为了让母亲放心,文倩经常一个人独自留在病房里,自己照顾自己,她想快点好起来,不让妈妈为她劳累。
“她以前经常跟我说,‘妈妈,我还不想死,我还想活!’每次听到这些,我就觉得对不起我的孩子,我没有治好她的病,也没在她需要我的时候好好陪伴她。”说到这里,一直很坚强的文倩妈妈,失声大哭了起来。她哭着告诉记者,看到女儿现在这样难受,她很无助,也很愧疚。
文倩的高中老师张俊介绍,文倩是个特别要强的学生。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治疗过程中,无论多疼她都不会吱一声,大小手术她都不胆怯,在亲友和同学面前总是报以微笑,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周围的人。每次治疗后,稍微好转的文倩都会急迫地回到校园。去年,文倩病情稍微好转时,她拖着虚弱的身躯重返大学校园,拄着拐杖去上课。
“她求生意志很强,无论病情多严重,她都积极配合治疗,即使现在武汉那边的医院已经放弃治疗了,文倩也总是很乐观。”梅宝龙告诉记者,他每次去查房时,文倩无论多难受,都会微笑着跟他打招呼,那样好的精神面貌,让人很难想象她已经时日不多了。据松滋爱心社的一志愿者陈文介绍,去年7月份,病情稍微好转时,文倩还和爱心社志愿者一起参加过志愿者活动,为其他遇到困难的人进行募捐。“文倩就是那种人,别人对她有点滴之恩,她都会涌泉相报的。一有机会,她都会想着如何帮助别人。”陈文说。
本报记者牵线捐献申请表送进病房
志愿者告诉记者,文倩妈妈这两天正为如何帮助女儿完成最后心愿的事情发愁,她不知道捐献眼角膜该联系哪个机构。
随后,记者和松滋爱心社志愿者联系上松滋红十字会的一负责人赵兵。得知文倩目前的身体状况和想捐眼角膜的意愿后,赵兵亲自带着捐献申请表来到病房,将表格交给了文倩妈妈。“非常谢谢你们能帮文倩完成最后的心愿,没有你们接二连三的帮助,文倩不会活到现在。”文倩妈妈抹着眼泪说。
“文倩的一对眼角膜,可以让两位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赵兵说,目前松滋还未有一人成功捐献眼角膜,如果此次文倩捐眼角膜成功,将会是松滋捐眼角膜第一例。
本报将继续关注文倩眼角膜后续捐赠情况。
记者手记
为最美女孩点赞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松滋21岁女大学生挣扎在生命的边缘,仍不忘捐献眼角膜帮助他人,她的反哺社会之举让人动容。
4年来,“化疗”、“再度恶化”、“疼痛”这几个词像洪水猛兽一般朝文倩反复袭来,在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文倩一次次死里逃生。对于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在生命最后时刻,当医生告知全身器官可能只有眼角膜完好时,她毅然决定捐献出来,帮助更多需要的人,留下“光明”让爱心接力延续。文倩用实际行动反哺社会,诠释着那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真谛。
她乐观、坚强,心怀感恩,是90后大学生的典范,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女孩”。
时间:2022-06-15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